元旦假期,山东省某学校地理活动小组,到附近某地进行野外考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在上山考察后,结合资料绘出了该地的等高线图(单位:米)请你描述图中河流的流向______________,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范围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区域的东面临海,同学们想在宿营地观看海上日出,早晨起床后却没有看到。当地居民说,本地冬季看不到太阳从海平面上升起,需在夏季才能看到。请你结合上图推断同学们宿营处在图中甲、乙、丙、丁何地?并说明判断依据。
(3)同学们在考察中发现①处的土层比②处的土层薄,请从地形、气候等方面简要分析其原因。
(4)就如何促进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同学们展开了讨论,请你发表自己的意见。
读雨林破坏对环境影响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右侧未受破坏的雨林,树林覆盖使土壤免受暴雨冲刷和。
(2)树林要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可以靠不断形成的经微生物分解为营养物质,还给土壤,又供植物利用,使森林资源得到______。
(3)左侧大量的雨林遭到采伐,结果降水直接到达失去保护的地表,会使淋溶作用增加,导致土壤。没有了树林,逐渐减少,树木失去营养源,可能造成森林退化、土壤侵蚀、灭绝等严重问题。
读下面滥伐森林与植树造林的环境变化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将下列地理事象的数字代号填入相应的空白框处。
①水土流失②鸟类、兽类减少③生态失调④生物多样性增加⑤风速减小、湿度增大⑥气候恶化⑦水旱灾害减少⑧土地沙化⑨生态系统良性发展
(2)图示表示地理环境具有特征。森林植被对地理环境影响很大,特别是分布于赤道附近区域的具有平衡大气成分的作用,影响全球气候的变化。
读图,分析回答我国一些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1)①地区沙漠化的人为原因是 。②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 。
(2)③地区出现酸雨危害的原因是 。④地区出现水土流失的原因是 ;治理的措施是 。
阅读下面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就在人们为荒漠化忧心忡忡之时,“石漠化”的幽灵又肆无忌惮地袭来。“石漠化”,全称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面积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它严重阻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成为当地贫困和多发灾害的根源,也逐渐演变成继沙漠化和黄土地区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生态问题。
材料二:有关坡度与土壤厚度的实测数据:
坡度 |
5-10° |
10°-15° |
15-20° |
20-25° |
25°-30° |
30°-35° |
>35° |
土层厚度 (mm) |
120 |
81 |
80 |
78 |
71 |
42 |
20 |
有机质层厚度(mm) |
28 |
20 |
17 |
15 |
12 |
9 |
7 |
(1)根据以上资料可以推知,石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省区。
(2)由以上资料分析可知,坡度与土层厚度、有机质厚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土层厚度、有机质厚度又直接影响土壤的_________。
(3)易发生石漠化的地区,在兴建大型工程时应选择__________的地基,避免_________。
(4)分析造成该地区石漠化主要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运用图表资料,分析回答问题。
![]() |
(1)运用表格中的相关数据,分析归纳出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的特点
。
(2)结合表格中的相关信息,说明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紧缺的原因
。除此以外,还有哪些人为因素加剧了该地区水资源紧缺的程度 。
(3)南水北调改变了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它是通过对水循环中的 环节施加一定的影响而实现的。
(4)利用 作为南水北调东线输水线路,其优点是降低了投资成本;其不足之一是:当沿岸局部地区潜水位 (低于或高于)输水河道的水位时,该地区会出现土壤的次生盐碱化问题。
(5)南水北调工程的水质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试分析保障该工程优质供水的主要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