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下面问题。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
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
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这首诗可以划分成几个层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答: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落日怅望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1)本诗以“落日怅望”为题,从全诗内容看,作者惆怅的原因是什么?
(2)借景抒情是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请结合有关诗句简要分析这首诗歌“景”与“情”的关系。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寻陆鸿渐不遇皎然寻隐者不遇贾岛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松下问童子,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言师采药去。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只在此山中,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云深不知处。
(1)这两首都是写寻访隐者未遇的诗。它们在表现手法有哪些不同,请简要分析。
(2)两首各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梅花落刘方平
新岁芳梅树,繁花四面同。春风吹渐落,一夜几枝空。
少妇今如此,长城恨不穷。莫将辽海雪,来比后庭中。
(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试简要分析。
(2)沈德潜在评论这首诗时说;“似徐、庾小诗,不落后人咏梅坑堑。”(《唐诗别裁》卷十一)请结合全诗谈一下你对“不落后人咏梅坑堑”这一评论的认识。
注:庚信:南北朝文学家。赠别友人的小诗往往写得亲切动人,很少用典,历来为读者所喜爱。与徐陵齐名,并称徐庾,徐陵诗文以轻靡绮艳见称。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清平乐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①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①挼:揉搓。
⑴词人的“赏梅”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请作具体分析。
⑵末句富含深意,结合社会背景及作者身世背景谈谈你对末句的理解。
⑶李清照在《声声慢》中有“怎敌他、晚来风急”之句,本词也有“看取晚来风势”句。你认为“晚风”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有什么样的作用?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诉衷情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注]。
注:沧州,水边,古时隐者所居。陆游晚年住在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古人评论这首词的下阕,说第一句有三个词用得好,你认为是哪三个词?它们好在哪里?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