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8表示北半球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高度日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A.( 23°26′N,30°W) |
B.(13°26′N,30°W) |
C.(11°43′N,30°E) |
D.(46°52′N,30°E) |
某日该地日出时北京时间为11:00,则该日该地日落时北京时间为
A.01:00 | B.03:00 | C.21:00 | D.23:00 |
若黄赤交角为K,则图中h1与h2的差为
A.3/2K | B.K | C.1/2K | D.2K |
澳大利亚大陆属于
A.亚欧板块 | B.印度洋板块 | C.非洲板块 | D.太平洋板块 |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是
A.流水搬运作用 | B.风力沉积作用 | C.流水侵蚀作用 | D.流水沉积作用 |
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这里往往形成
A.海沟②褶皱山脉③裂谷④岛孤和海岸山脉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下列几组沉积岩,按颗粒由大到小排列的一组是
A.砂岩、砾岩、页岩 | B.砾岩、砂岩、页岩 |
C.页岩、砂岩、砾岩 | D.砾岩、页岩、砂岩 |
图8中,横坐标为某日的正午太阳高度,纵坐标为纬度,读图回答17~18题: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dbac | B.cdba | C.bdca | D.adbc |
图中四个地点在该日昼长由短到长的排列顺序是
A.bcda | B.abcd | C.dcab | D.adc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