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9年3月28日(古历三月初二),由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Earth Hour)活动在全球展开。全球上千个城市,在当地区时20点30分至21点30分这一个小时里,依次熄灭电灯、关闭电源。读图6并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6
活动当天,按照20点30分来临的顺序,各城市依次熄灭电灯。图中五城市熄灭电灯的顺序是

A.旧金山—惠灵顿—莫斯科—雅典—伦敦 B.伦敦—雅典—莫斯科—惠灵顿—旧金山
C.伦敦—旧金山—惠灵顿—莫斯科—雅典 D.惠灵顿—莫斯科—雅典—伦敦—旧金山

该天的月相是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关于图中城市说法正确的是

A.其中有四个城市位于东半球
B.其中有两个城市是世界金融中心
C.雅典和惠灵顿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相近
D.雅典和莫斯科昼夜长短年变化幅度相近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琵拉大沙丘坐落于法国西南部波尔多市(0°34′E ,44°50′N )的大西洋畔,它的东边是郁郁葱葱的森林。琵拉沙丘以每年5米的速度持续向内陆推进,它吞没了部分房屋、道路乃至森林,给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诸多不便。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琵拉大沙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盛行西风会将沙吹向岸边,使沙丘增生
B.山地阻挡海洋水汽的深入
C.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D.寒流流经具有降温减湿作用

该地景观反应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非地带性规律 D.垂直分异规律

下面左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右图为左图某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回答下面各题。

据左图可知甲村较乙村

A.昼长 B.规模可能小 C.灾害多 D.降水多

关于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正确叙述是

A.基塘农业是该地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B.终年高温多雨,水稻、甘蔗和油菜是这里重要的农作物
C.河流两岸排水良好的山坡上茶园分布广泛
D.泥石流是影响该地农业生产最严重的自然灾害

据左图信息,可信的是

A.台阶路比索道坡度大 B.河流总体为自东向西流
C.P所在地点地形平坦 D.Q附近公路沿山脊蜿蜒

下表是我国30°N附近四个省级行政中心城市的气候资料,读表回答下题。

省级行政中心城市
气温(°C)
降水量(mm)
1月
7月
1月
7月
全年

3.8
29.1
34
151
1222

7.6
28.4
20
171
1138

5.5
25.2
7.3
230.5
921.2

—2.1
15.3
0.5
119.4
420.5


读表,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个城市按海拔由低到高排列依次为①②③④
B.导致①、④两城市气温年较差不同的主导因素是海陆位置
C.城市③的7月降水最多是因为受到东南季风影响最强烈
D.城市②年太阳辐射量最大

导致①、④两城市气温年较差不同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上世纪80年代前,我国很多平原地区在各集镇形成周期性集市。逢一、三、五期在甲地,逢二、四期在乙地,逢六、七期在丙地,逢八在丁地,逢九在戊地,如图所示(以农历计,初一、十一、廿一为逢一,其余类推)。回答下面各题。

该地区

A.集镇分为两级 B.集市的周期为3天
C.甲地的服务范围比乙地小 D.丙地的服务功能比戊地齐全

图中丁地不能每日都成为集市的根本原因是

A.供交换的商品种类太少 B.为方便各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C.当地居民的购买力不足 D.各集镇之间交通不便

下图所示的某岛国有“世界净土”之称,为世界天然优质奶源生产国和乳畜产品出口国。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该国乳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A.夏季高温多雨,适合牧草生长 B.国内人口稠密,市场需求量大
C.河流众多,为牛羊提供饮用水源 D.水陆交通便利,便于产品的运输

与日本相比,其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A.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 B.资源丰富,工业基础好
C.海岸曲折,多优良港湾 D.环境优美,旅游业发达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