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是“北半球海平面6月和12月太阳月总辐射量随纬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北半球海平面6月份月总辐射量的分布规律是 。
描述12月北半球海平面太阳总辐射量随纬度的变化特征: 。简析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 。
一年中,赤道附近地区太阳总辐射量的变化特点是 ,原因是什么?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当前,全球化背景下乡村聚落特征的变化以及可持续乡村景观的重构已成为国际地理学的重要发展方向和重点研究领域之一。下图和下表表示我国兰州市中南部七里河区乡村聚落2002年至2012年的空间分布和变化。
2002—2012年七里河区不同地貌区乡村聚落景观指数
海拔 |
2002年 |
2012年 |
||
斑块数量/个 |
平均斑块面积/hm2 |
斑块数量/个 |
平均斑块面积/hm2 |
|
河谷川台区(<1700m) |
264 |
2.06 |
328 |
1.25 |
丘陵山区(1700~2100m) |
409 |
2.02 |
710 |
1.27 |
中低山区(2100~3080m) |
424 |
1.45 |
572 |
1.20 |
(1)据图描述七里河区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
(2)2002年到2012年乡村聚落斑块数量变多、总面积增加,但平均斑块面积减小,据表3说明其直接原因。
(3)说明当地聚落景观的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
以浙江省会杭州为中心的杭州都市圈是中国大陆第四大都市圈。近年经济
发展迅速,2014年杭州经济总量居全国第十。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2013年杭州市六大产业增加值占比一览表
产业分组 |
产值(亿元) |
增长(%) |
占GDP比重(%) |
文化创意 |
1359.51 |
18.0 |
16.3 |
旅游休闲 |
538.10 |
11.3 |
6.5 |
金融服务 |
879.33 |
10.0 |
10.5 |
电子商务 |
393.80 |
55.7 |
4.7 |
信息软件 |
678.72 |
23.5 |
8.1 |
先进装备制造 |
969.93 |
8.8 |
11.6 |
材料二
杭州有“中国电子商务之都”之称,依托阿里巴巴、网盛科技等知名电子商务企业为平台,网站数量、B2B、B2C、C2C、第三方支付均居全国第一。
材料三
下图所示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江临海,位置优越,是全国唯一集工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大学城、沿江居住生态区于一体的国家级开发区。
(1)分析杭州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2)从社会经济因素方面分析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优势。
著名地方剧种越剧源于绍兴一带。杏花、春雨、江南,南曲如抽丝。骏马、秋风、冀北,北曲如纶枪。北气易粗,南气易弱。
(3)南柔北刚是我国戏曲南北差异的主旋律,材料反映出我国南北方自然环境的总体差异有哪些?
读欧洲中东部某区域图,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甲河流域有大面积的黑土区,干流建有多个梯级水电站。乌克兰曾是原苏联的工业基地和粮仓。我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正致力于与乌方有关方面洽谈,计划在甲河流域大规模种植粮食。
甲河干流梯级水电站开发前后流量分配比例表
流量分配 |
春季 |
夏秋 |
冬季 |
开发前的比例 |
61% |
24% |
15% |
开发后的比例 |
38% |
32% |
30% |
(1)请描述甲河流域的地势特点,并指出判断依据。
(2)与N市以下河段相比,甲河径流量主要来自N市以上河段。请依据材料分析其自然原因。
(3)与新疆比,分析甲河流域发展种植业更为有利的条件。
(4)简析甲河干流开发梯级水电站对乌克兰农业生产的积极影响。
读我国季风区某山地北坡农业生产配置模式示意图,回答问题。
(1)当地依据地理环境的实际情况创建的特色农业生产配置模式,遵循了的原则,发展了以为主的农业部门,取得了等环境效益。
(2)简述该地由山麓到山顶农业生产配置模式不同的主要原因。
(3)根据农业生产配置模式,列举一项适宜该地发展的加工工业。
湖泊像镶嵌在锦绣河山之中的明珠,晶莹夺目。读下列图和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3年3月24日太湖吴江水位站的水位由2.48米增至3.12米,而同时百渎水位站的水位由3.06米减至2.64米,两站同期相差0.55米(上图)。
材料二 湖岸线是湖泊水与岸边的边界线。青藏高原一些内陆湖的古湖岸线一般可达一二十级(例:芒错湖岸线有20级)。
材料三 解池位于山西省中条山西北侧的运城盆地,是一个东北—西南向的长条形的湖泊,面积27.3平方公里,是我国东部地区的盐湖(下图所示)。湖水盐的比重比普通海水的比重高出六倍,任何水生生物都无法在其中生存。
(1)根据材料一,判断2013年3月24日太湖百渎和吴江水位站水位增减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二,从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的角度分析青藏高原一些内陆湖的古湖岸线多级的自然原因。
(3)很早以前,生息在解池滨湖地区的人民就开始利用湖水晒盐,总结出“解池盐产必资南风,南风不时,盐即失利”。请从自然地理角度解释解池盐产与南风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