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听到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消息后非常高兴,他给列宁发去了贺电。贺电中说:“中国革命党对于贵国革命党之艰苦卓绝的奋斗,表示极大的敬意;而且希望中俄两国革命党团结一致,共同奋斗。”这反映了
A.孙中山向俄国学习的强烈愿望 |
B.孙中山已经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
C.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孙中山加快了与中共合作的步伐 |
D.孙中山决定走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 |
与法国相比,英国的启蒙思想家较少对现实政治进行批判,而更多的是对社会问题的研究和对未知科学领域的探索。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两国社会环境的差异 | B.两国文化环境的差异 |
C.两国政治制度的差异 | D.两国地理位置的差异 |
达·伽马航行的佚名笔记中提到:“我们的国王及其先王每年派出船只,找寻那些基督徒,据他们所知,这些基督徒是住在这里东方国家里的,至于说到黄金白银,他并不需要。”据此推断达·伽马远航印度的真实意图是( )
A.掠夺黄金白银 | B.传播基督教 |
C.印证地圆学说 | D.找寻基督徒 |
《十二铜表法》规定,如买卖不动产和奴隶等,除当事人亲自到场外,还必须邀请五个证人和一名司秤参加,要讲规定的语言,做一定的动作才能生效。这一规定的目的是( )
A.维护罗马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 B.保证市场交易的公平性 |
C.保留罗马法注重形式的传统 | D.维护罗马法律的权威性 |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组成城邦的公民理想人数应以5040人为上限,因为这个数字是个人能认识并充分交流的极限。这一设想( )
A.与我国道家思想如出一辙 | B.造就了古希腊城邦小国寡民的特点 |
C.有利于公民更好地参政议政 | D.是对雅典民主政治原则的全盘否定 |
明朝初年,针对宰相制度的废除,方孝孺认为“书之周官言六卿之职美矣。冢宰者,治之所从出也。宗伯典礼,司马主兵,司寇掌禁,司空掌土,皆听于冢宰者也。冢宰,治之本,天下之大政宜见于冢宰。”由此可见他主张( )
A.君民共治 | B.复立宰相 | C.废除皇权 | D.君主立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