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先生在1924年的演说中提到“由于我们的革命,只有革命党的奋斗;因为没有革命军的奋斗,所以一般官僚军阀把持民国,我们的革命便不能完全成功。”从中可以分析出:
A. 孙中山已正确认识到了革命失败的根源
孙中山认识到了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孙中山认为革命军应是政治、军事并重的新型军队
D. 孙中山否定了革命党的历史功绩
1792年,英国人马格尔尼出使中国,希望中英贸易的门户开的更大一些。清朝以其不磕头为由予以拒绝。后来,美国总统小亚当斯(1767-1848)指出,“鸦片战争的真正原因不是鸦片而是叩头。”其观点
①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②指出了鸦片战争背后的文明冲突
③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④说明鸦片战争具有偶然性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列宁在论述二月革命后俄国革命道路时说:“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没有外力压制人民——这就是问题的实质,这就提供并保证了整个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A.俄国二月革命后取得了不流血的革命胜利 |
B.俄国二月革命后列宁完全错误地分析了革命形势 |
C.俄国二月革命后走上了与列宁此时设想相反的道路 |
D.俄国二月革命后俄国革命完全按照此时列宁的设想发展 |
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与新文化运动紧密结合的,而五四运动的发生和成功,也依赖于当时社会多元力量的威力。”下列对这段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准备了条件 |
B.五四运动的成功是工商学界共同努力的结果 |
C.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均有社会多元力量的参与 |
D.五四运动进一步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 |
“他”把自己为抵抗西方资本主义侵略所作的探索,描绘为“创榛辟莽,前驱先路”。他在这方面所做的研究工作是前人没有做过的。“他”是
A.魏源 | B.郑观应 | C.康有为 | D.孙中山 |
2009年2月,温家宝总理访问英国,并在剑桥大学演讲,其中说到:“我深爱的祖国,古老而又年轻,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下列关于近代中国“历经磨难”与“自强不息”的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的一组是
A.鸦片战争——三元里人民抗英、开眼看世界 |
B.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 |
C.甲午战争——民族工业产生、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
D.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