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清代学者指出:「地气之盛衰,久则必变。唐开元、天宝间,地气自西北转东北之变局也。」我们应如何理解这个说法?
①以「地气」流动的观念来解释历史,有违科学精神,此说不足采信
②「地气」是当时人对政治形势变动的一种看法,此说内容值得参考
③「地气」是指农业生产的能力,「西北转东北」是指其变动的方向
④「开元、天宝间」的变局,安史集团攻击长安可视为一项重要指标
⑤唐以后首都从长安东移开封,再北移北京,可以说明地气流动之说
A.①④⑤ | B.②④⑤ | C.②③④ | D.③④⑤ |
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所说:“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中世纪泛指欧洲落后的封建时代)此评价最适用于
A.义和团运动 | B.辛亥革命 | C.戊戌变法 | D.新文化运动 |
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带来的重要后果是
A.打开了日本闭关锁国的大门 | B.英国实现了对印度的占领 |
C.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崩溃 | D.中国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
一名日本人在重庆拿到清政府准许其开办工厂的营业执照,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A.1842年 | B.1860年 | C.1895年 | D.1901年 |
《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都涉及到
A.共同镇压中国革命 | B.在东交民巷设“使馆界” |
C.割地、赔款 | D.公使进驻北京 |
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点表现在
①运动的规模大②反封建的同时反侵略
③《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思想④《资政新篇》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