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1分)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3l°N,103.4°E)发生8.0级特大地震,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举世震惊,据专家考证,此次地震是由板块运动引起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带的龙门山断裂带,突然错动滑动导致的,专家告诉我们“地震真正的故事记录在岩石和土壤中”。下图是“某地区地层剖面示意图”。
(1)汶川地震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主要是指: 板块与 板块。两板块碰撞挤压抬升导致了 的隆起。(3分)
(2)结合材料,试判断图示地区地质历史上至少发生过几次强烈地震?其判断理由是什么?能否判断每次强震发生的先后顺序?其判断的依据是什么?(4分)
(3)从岩石的分类来看,图中地层中的岩石都是 岩。如果该图所示剖面为汶川灾区的某处,科技人员在地质钻探过程中发现甲地层中颗粒物大小不分杂乱堆积,则说明甲地层形成时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2分)
(4)在图中地表乙处能否进行大型的工程建设?为什么?(2分)
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几内亚是联合国公布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经济以农业、矿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铝钒土、咖啡、可可和橡胶是几内亚经济的主要支柱,但经济作物开发规模不大,难以同西非其他农业强国竞争。
材料二:几内亚相关资料图。
(1)描述几内亚的地理位置。
(2)几内亚被称为“西非的水塔”,请分析原因。
(3)说明科纳克里、康康两地降水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4)几内亚如何依据国内的资源优势,发展本国的经济。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伊拉克及周边国家等高线示意图。
材料二 巴格达(海拔34米)气候统计资料。
(1)巴格达在历史上曾数度被定期性洪水淹没,说明洪水出现的季节及原因。
(2)据统计,夏季巴格达平均有20多天沙尘暴天气,试分析原因。
(3)甲地是伊拉克冬小麦分布区之一,分析甲地适宜种植冬小麦的原因。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巴塔哥尼亚位于南美洲大陆的最南端,北起南纬38度,南至与南极大陆相望的合恩角。智利与阿根廷两国一西一东将这片方圆1043平方公里的楔形陆地一分为二。
材料二下图为巴塔哥尼亚地区示意图。
(1)描述巴塔哥尼亚地区的地形特征。
(2)简析巴塔哥尼亚南部海岸线曲折的原因。
(3)巴塔哥尼亚东西部自然景观差异极大,简析原因。
洋流是大规模流动的海洋水体,它对全球的热量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读图,回答问题
(1)读图甲判断,该海域位于半球;该洋流(虚线所示)流经海区水温比同纬度附近海区水温。按照寒、暖流的分类,该洋流是流,它对沿岸气候能够起到、的作用。
(2)图甲虚线所示的洋流朝(方向)流动。在图乙所示的①、②、③、④四海区中,图甲表示的海域可能出现在海区。
(3)解释北印度洋西南季风形成的原因,并按时针方向说明夏季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流动的方向。
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年5月1日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中国上海举行。沙特阿拉伯展馆定名为
“阿拉伯之城”,主题为“生命的活力”,其灵感来自于沙漠中的绿洲,主体建筑像一
艘高悬于空中的大船,展馆着重展示在没有常年有水的河流和湖泊的严酷自然环境下,如何创建美丽的城市、营造美好的生活。
材料二 沙特阿拉伯及其周边地区的示意图。
(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沙特阿拉伯位于________板块;一百万年后,红海按板块边界类型属于__________边界。
(2)“能源之城”是沙特馆展示的特色之一,这里的“能源”是指________。世博会开幕时,一艘满载该种能源的轮船从波斯湾沿岸出发驶往上海,途经阿拉伯海时将________(顺、逆)水航行。
(3)试分析沙特阿拉伯发展绿洲农业的自然条件,并提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