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一号”是我国月球探测“绕、落、回”三期工程的第一个阶段,也就是“绕”。发射过程中为了防止偏离轨道,卫星先在近地轨道绕地球3周,再经长途跋涉进入月球的近月轨道绕月飞行,已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1/6,月球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3,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嫦娥一号”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比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小 |
B.探测器在月球表面附近运行时的速度大于7.9 km/s |
C.探测器在月球表面附近所受月球的万有引力小于在地球表面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 |
D.“嫦娥一号”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比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大 |
如图所示,将甲乙两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甲和S乙。甲容器中盛有密度为ρ1的液体,乙容器中盛有密度为ρ2的液体。现将体积相等的A.B两个物体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后,物体A悬浮,物体B漂浮且有一半体积露出液面,此时两容器液面相平。液体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1,压力为F1;液体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2、压力为F2。已知物体A与物体B的密度之比为2:3,S乙=3S甲。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P1=P2,9F1=F2
B.P1<P2,9F1=F2
C.P1=P2,6F1=F2
D.P1<P2,6F1=F2
如下图所示是汽车起重机的示意图,当用它从水中吊起重物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轮胎有花纹是为了减少行驶过程中的摩擦力 |
B.此吊车运用了杠杆原理,此杠杆为费力杠杆 |
C.汽车固定后,吊起重物后与没有吊起重物相比,对地面的压强变小 |
D.将货物从水中匀速吊起时,出水过程中,拉力逐近变小 |
如图所示,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两木块运动情况在图象中描述正确的是( )
如图所示为科研人员研制的“发电鞋”,鞋的内部安装了磁铁和线圈,当人体带动磁铁运动时,磁铁产生的磁场通过线圈,从而产生感应电流。当人以5km/h的速度行走时,其发电的功率约为0.4W。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电鞋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
B.发电鞋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 |
C.发电鞋是利用电流磁效应原理工作的 |
D.在人以5km/h的速度行走1h的过程中,发电鞋可以产生约0.4J的电能 |
小明在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后,为进一步了解“视力矫正”的原理,移动蜡烛,先让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然后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不同类型的眼镜片,关于本次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A.放置眼镜片之前,蜡烛在图示位置,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
B.放置眼镜片之前,蜡烛在图示位置,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缩小的虚像 |
C.将远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使光屏靠近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 |
D.将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使光屏靠近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