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对这句话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 B.反映了封建制度衰落的趋势 |
| C.君主专制制度已经被推翻 | D.是对君主专制的批判 |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面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相权三分,独立施政 | 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
| C.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 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 |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钱穆《国史新论》)文中“委员制”指当时的
| A.三公九卿制 | B.郡县制 |
| C.三省六部制 | D.中朝外朝制 |
公元127年,汉武帝下了一道法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可继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这项措施的影响
| A.推动封建自然经济迅速发展 |
| B.解决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 |
| C.促成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 |
| D.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
据《汉书》述评:“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上述材料表明汉高祖分封同姓王的基本想法是
| A.秦朝残余势力强大,应封王加以防范 |
| B.认为孤立无援是秦亡教训,封王拱卫中央 |
| C.继承者年幼,封王以帮助皇帝治天下 |
| D.汉初社会动荡,封王以发展各地农业生产 |
加强对吏治的监察是实现吏治清明的重要措施。历史上,下列机构或官职具有监察职能的是
①秦朝的御史大夫②汉朝的刺史
③宋代的中书门下④明朝的科道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