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用15N标记了DNA分子的细菌,放到含14N的营养基上培养。若连续分裂两次所产生的新个体,它们DNA中所含 14N与15N的脱氧核苷酸链的比是( )
A.1∶1 | B.2∶1 | C.3∶1 | D.1∶3 |
下列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A.蓝藻 | B.华南虎 | C.鸡 | D.水稻 |
细胞学说揭示了()
A.动植物细胞的区别 | B.细胞是动植物的基本结构单位 |
C.细胞的多样性 | D.病毒具有细胞结构 |
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的是()
A.精子 | B.病毒 | C.变形虫 | D.卵细胞 |
瘦素是动物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机体脂肪储存量越大,瘦素分泌越多。下丘脑的某些细胞接受到瘦素信号后,机体能通过复杂的神经内分泌网络调节摄食行为。
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物质;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氧的含量。
组成瘦素的基本单位是。在核糖体中合成的瘦素蛋白,必须通过进行加工和运输才能分泌到细胞外,随运送到全身各处。下丘脑中的靶细胞通过来识别瘦素。
现有两类患肥胖症的小鼠,A类小鼠肥胖是瘦素受体基因缺陷所致,B类小鼠肥胖原因未知。分析以下实验:
组别 |
处理措施 |
正常饲喂一段时间后的实验结果 |
1 |
正常小鼠与A小鼠连体共生 |
正常小鼠摄食量明显减少,A小鼠无变化 |
2 |
正常小鼠与B小鼠连体共生 |
正常小鼠无变化,B小鼠摄食量略微减少 |
3 |
A小鼠与B小鼠连体共生 |
A小鼠无变化,B小鼠摄食量明显减少 |
(注:连体共生即通过手术使两只小鼠的血液循环贯通)
①根据实验结果推测,连体前A小鼠体内瘦素的含量比正常小鼠,B小鼠肥胖的原因最可能是。
②为排除手术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可增设一组处理措施为的对照实验。
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 |
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
C.两者后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 |
D.两者末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