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三种溶液中各含有一种X-(X-为Cl-、Br-、I-)离子,向甲中加入淀粉溶液和新制氯水,则溶液变为橙色,再加入丙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据此甲、乙、丙依次含有的离子是下列选项中的
A.Cl-、Br-、I- | B.I-、Br-、Cl- |
C.Br-、I-、Cl- | D.Br-、Cl-、I- |
水的电离过程为:H2OH++OH-,在不同温度下其平衡常数为Kw(25 ℃)=1.0×10-14,Kw(35 ℃)=2.1×10-14。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H+)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 | B.在35℃时,c(H+)>c(OH-) |
C.蒸馏水中通HCl, Kw增大 | D.水的电离为吸热过程 |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蒸馏水湿润的pH试纸测量某溶液的pH=10 |
B.用10 mL量筒量取0.50 mol·L-1H2SO4溶液5.50 mL |
C.向铁钉上镀铜时,铁钉连接直流电源的正极 |
D.盛装Na2CO3溶液的试剂瓶要使用胶塞 |
升高温度,下列数据不一定增大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 |
B.KNO3的溶解度S |
C.化学平衡常数K | D.水的离子积常数Kw |
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向Na2CO3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变红色 | B.实验室保存硫酸亚铁溶液时加入少量铁粉 |
C.加热FeCl3溶液颜色会变深 | D.KAl(SO4)2·12 H2O可用于净水 |
能影响水的电离平衡,并使溶液中的c(H+)>c(OH-)的措施是
A.向水中通入SO2 | B.将水加热煮沸 |
C.向纯水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 | D.向水中加入NaC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