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中“为”与例句中的“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A.慎勿为妇死,贵贱轻何薄 | B.不足为外人道也 |
C.公为我献之 | D.吾属今为之虏矣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3分)
A.据统计,今年我国低龄学生出国留学人数达到近年来的最高峰,赴海外读高中的学生比往年增加两到三成,低龄学生留学蔚然成风。 |
B.地球这两年算是发烧到了极致,灾难接二连三,今年南方的水灾还没有平息,甘肃舟曲的特大泥石流又接踵而至,我们国家的灾难太频繁了,真是令人发指。 |
C.当观众听到李默然那穿云裂石、雄浑刚健的朗诵,当同事听到他把社论也念得声情并茂,甚至一张菜单朗诵都能使人潸然泪下时,人们一定会体味到这个念白字起家的苦孩子勤奋学习的艰难历程。 |
D.上海世博园里,形形色色的“儿童元素”“快乐元素”不胜枚举。家长要带孩子一起玩转世博会,不妨根据个体情况和爱好,先做点准备。 |
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苏洵,北宋散文家,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山人,后人将他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苏洵著有《嘉祐集》。 |
B.杜牧,字牧之,唐代文学家。杜牧工诗、赋、文、辞,而以诗歌创作成就最大,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著有《樊川文集》。 |
C.赋是介于散文与诗之间的一种文学体裁,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而结尾处往往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赋常常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刘勰的《文心雕龙·诠赋》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
D.《阿房宫赋》先抑后扬,一扬一抑,由鼎盛时的轰轰烈烈到覆灭时的烟消云散,国亡族灭,两者形成巨大的落差,构成心理张力,给人以震撼。 |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阿房宫赋》,前人认为:“一起突兀,一结无穷,中间部分藻丽流动”。 |
B.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
C.罗汉们老到七、八十,小到六、七岁,真让人称奇。 |
D.“了不起!”这一出悲剧的确打动了我们,我们议论纷纷:“支那也有了不起的女人!”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金先生对我所知甚少,希望熟知金先生的人把金先生好好写一写。 |
B.结婚以后,姑姑总是拿这件事和她开玩笑,她也总是说姑姑会出坏道儿。 |
C.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理赫利同时向全世界发表了著名的赎罪书,消息传来,无不拍手称赞。 |
D.为了防止类似的事情不再发生,四婶有时当面警告她:“祥林嫂怎么这样了?倒不如那时不留你。”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黄金高,原是福建省连江县县委书记,被喻为穿着“防弹衣”的“反腐英雄”,后来,他自己也因涉嫌受贿,而由一个“反腐英雄”为一个地地道道的腐败分子。
(2)鲁迅文章中有些的地方,读者需要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认真揣摩,才能理解。
(3)日本政界的右翼分子妄图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这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A.退化隐讳篡改 | B.蜕化隐晦篡改 |
C.退化隐晦窜改 | D.蜕化隐讳窜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