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正确地深入地发掘生活的真理。”杜鹏程同志在谈自己感受的一篇文章(《思想与感受》,1958年1月号《人民文学》)里强调地说:“就必须有科学的世界观。”(王愿坚《结结实实的英雄形象》) |
B.“玲子”,小学教员忽然轻轻地唤了这一声,过了半晌,他还在那里低声自言自语:“我知道你会跟他们走的。你太——”我等着听这下面的话。但是他猝然闭上嘴走了,我听见他的急促的脚步声。 |
C.作者在《天上序幕》中,已经指出:天帝、浮士德是代表善的,魔鬼靡非斯特是代表恶的;在善与恶发生冲突时,最后总是善战胜了恶,作品的主题部分正是围绕这一矛盾来表现浮士德的探寻和追求,这也正是作品的主题所在。 |
D.有人曾问希腊雄辩家德摩斯梯尼:“什么是一个演说家最重要的才能?”他回答说:“表情。”又问:“其次呢?”“表情”,“再其次呢?”“还是表情。”这个故事也许人熟能言,但还是发人深省。 |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缅甸(miǎn) 帷幕(wéi) 接榫(sǔn)柁墩(tuó) |
B.抱厦(xià)额枋(fānɡ)脊吻(jǐ)轮廓(kuò) |
C.水榭(xiè)一轩(xuān)穹宇(qiónɡ)纯粹(cuì) |
D.夹道(jiā)点缀(zhuì)露台(lù)墁地(màn)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有关人士认为,如果进一步实施限购措施,将使汽车销量下降2个百分点,势必对国民经济,乃至整个汽车行业产值产生明显影响。 |
B.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事件频频发生。《环境保护法》原有条款已不足以应对保护和改善环境的需要,因此修订《环境保护法》的呼声日益高涨。 |
C.在这两部小说中,作者拉开生活的帷幕,以“友情”为聚焦点,探寻同代人在艰难的环境中仍然不屈不挠,并赋予人们厚重的历史审美观。 |
D.今年入夏以来,赣中和赣南部分地区经常出现高温天气,气象部门一再提醒,户外作业的人们一定要尽量避免直接在太阳底下暴晒。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真正的民主拆迁中没有“强制”二字,一切都在相互尊重与协商中解决;而在所有的强制拆迁中也根本没有“民主”二字,这就是两种拆迁方式的云泥之别。 |
B.巴林石是中国各色石种的集大成者,色泽斑斓,纹理奇特,质地温润,钟灵毓秀,堪称石之精品。 |
C.如今,美国毕竟只有军事力量和美元货币这两个最后优势了,如果再不使用和展示,美国将没有任何机会挽回其江河日下的国运了。 |
D.尽管有专家认为“国考”暴热现象说明越来越多的青年有志在行政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政治抱负,但是透过表象看实质,这个分析更像是隔靴搔痒。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精髓(suǐ) 纯粹(cuì)数落(shǔ)数见不鲜(shù) |
B.停泊(bó)湖泊(pō) 无垠(yín)鲜为人知(xiān) |
C.槛外(jiàn)门槛(kǎn)涕泪(dì)一蹴而至(cù) |
D.叫嚣(xiāo) 犬吠(fèi)颦蹙(cù)轻鸢剪掠(yuān) |
下列对文章1-4自然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1段,说明从屈原《九歌》开始,“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文章举了谢庄《月赋》、陆厥《临江王节士歌》、王褒《渡河北》为例。 |
B.第2段,说明“木叶”就是“树叶”,但是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就是用“树叶”的十分少见。大量的是用“木叶”,后来又发展到用“落木”。 |
C.第3段,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叶”字。由此可见,在诗歌中,概念相同的词语,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别。 |
D.第4段,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