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美国在亚利桑那沙漠中投资2亿美元建立了“生物圈2号”试验基地,用于模拟研究地球上的地理环境,但最终失败。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植物产生的氧气满足不了科学家及动物的需求 |
B.二氧化碳量急剧上升 |
C.试验空间狭小、生物数量与种类有限决定了系统自身平衡能力远不如地球本身 |
D.意外事故如火灾导致试验人员不得已撤出 |
下图表示地球从某极点俯视图,图中箭头为地球自转方向,MON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据图回答下列各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
B.Q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 |
C.MO为晨线 |
D.北京时间为7日12时 |
关于O点(图中晨昏线最高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午太阳高度角为0 |
B.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
C.出现极昼现象 |
D.此时太阳方位位于O点的正北方 |
读某大洋环流局部模式图,完成下列各题。如果该海域完全位于东半球,则下列洋流属于此环流的是()
A.千岛寒流 | B.加那利寒流 |
C.拉布拉多寒流 | D.西澳大利亚寒流 |
如果a、d两地全年昼夜接近等长,则()
A.③洋流为西风漂流,性质属于寒流 |
B.②洋流附近可能有沙漠和大型渔场分布 |
C.①洋流势力强大,沿岸地区形成面积广大的温带落叶阔叶林 |
D.此洋流圈是北半球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 |
读世界某地域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虚线表示航海线),回答下列各题。此日,O和P两地风力大小差别大,其主要原因是()
①P等压线比O密集,P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②O等压线比P密集,O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③P位于海洋,摩擦力比O小
④O位于陆地,摩擦力比P小
A.①③ | B.①② | C.②③ | D.③④ |
如图中等压线状况维持不变,某海轮从M点向N点航行,天气变化可能是()
A.气温:暖→冷→暖 |
B.风向:偏西风→西南风→东南风 |
C.气压:低→高→低 |
D.降雨:雨→晴→雨 |
下图为季风区地理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季风成因与信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一组是()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①季风盛行时()
A.澳大利亚西北部草木茂盛 |
B.南亚处于一年中的旱季 |
C.几内亚湾北部盛行西南风 |
D.天山牧民在山麓放牧 |
下图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2013年降水量逐月累加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该地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下列四个地点的气温和降水状况,与该地相符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