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基因的一个片段中,α链在复制时一个碱基由C→G,该基因复制三次后,发生突变的基因占该基因总数的 ( )
A.25% | B.50% | C.75% | D.100% |
某生物小组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将内部气体逸出的小圆形叶片(直径1cm)各20片放入富含CO2的各大试管中。以白炽灯作为光源,移动白炽灯调节其与大试管的距离,分别在10℃、20℃和30℃下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不同距离下单位时间上浮的叶片数目,结果如右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B点条件下叶片不可进行光合作用 |
B.A点、C点的限制因素分别为温度和光照强度 |
C.若在缺镁的培养液中进行此实验,则B点向左移动 |
D.光照前,将内部气体逸出的小圆叶片放黑暗处清水中待用 |
下列四项加水的处理所应用的主要原理与其他项不同的是()
A 红细胞培养液加入水制备细胞膜 B 蔬菜用水浸泡保持硬度
C配置动物培养液时控制溶液浓度 D低活性干酵母粉加水制备高活性酵母菌液
右图表示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如图示为肝细胞膜,则CO2的运输方向是Ⅱ→I |
B.细胞间的识别、免疫与①有关,细胞的癌变与①无关 |
C.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②和③的流动速度 |
D.若某毒素破坏细胞内线粒体的功能,则会影响b过程 |
某实验小组将玉米幼苗置于一密闭容器内,测定温度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影响
(用容器内CO2的变化量表示)。实验结果如下(“+”表示增加,“-”表示减少),下列有
关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45 |
适宜光照 |
-12 |
-17 |
-23 |
-26 |
-35 |
-26 |
-24 |
-15 |
黑暗 |
+6 |
+11 |
+18 |
+25 |
+35 |
+40 |
+32 |
+20 |
A.由表中数据可知,光合作用酶和细胞呼吸酶的最适温度相同
B.由表可知,在适宜光照下,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温度是30℃
C.在适宜光照下,35℃时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
D.在黑暗情况下,叶肉细胞内无ATP的形成
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棉花,将豌豆的种子放在棉花上,进行如下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关于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装置 |
场所 |
温度 |
棉花状态 |
数日后的现象 |
甲 |
日光 |
23℃ |
潮湿 |
全部发芽 |
乙 |
日光 |
23℃ |
干燥 |
没有发芽 |
丙 |
黑暗 |
23℃ |
潮湿 |
全部发芽 |
丁 |
黑暗 |
23℃ |
干燥 |
没有发芽 |
A.该实验研究的目的是:种子萌发与光照、温度、水分相关
B. 该实验的自变量为:种子是否萌发
C.该实验材料的选择时:豌豆的种子要保持完整,具有活力,并保证一定的数量
D.该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种子萌发与温度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