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所示为我国某地区土地资源利用景观图,该地区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是60°,位于东8区,其中A为山区,B为丘陵梯田地区,C为平原地区,D为水库,E为乡镇企业,F为库区北侧丘陵低山。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于该地区的开发利用,当地政府有三种方案。你认为哪一种方案能最科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___________。
第一种方案:A.营造薪炭林 B.栽种苹果 C.种植水稻 D.养鱼、发展旅游业 E.苹果加工厂F.营造防护林
第二种方案:A.营造防护林 B.种花生 C.种植水稻 D.养鱼、发展旅游业 E.办花生加工厂  F.种油菜、小麦
第三种方案:A.营造薪炭林 B.栽培柑橘、茶叶  C.种植水稻 D.养鱼、发展旅游业 E.办柑橘、茶叶加工厂 F.营造防护林
(2)随着人口增长,劳动力也增加,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地表现出来。H处有大面积湖泊沼泽地,G处是喀斯特地貌。既要发展经济,又不降低环境质量,从可持续发展考虑,如何开发利用G、H两处土地资源?
(3)从该地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持续发展考虑,请你为该地区设计远景规划。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深圳市南山区某中学社团在暑期进行网上模拟联合国亚欧非考察活动。下图表示该次考察活动区域和活动路线。读图完成下列(1)~(2)。(16分)

(1)比较④⑦两地气候的差异。


④地
⑦地
气候特征


形成原因


(2)读图填空:
②附近海域是世界上发生地质灾害频率最高的地区之一,
这些灾害有可能引发破坏性极大的海啸,板块构造学说认为该地位于
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壳运动活跃。
经过③海域北印度洋时,北印度洋的盛行风是季风,季风洋流此时是时针流动。(2分)
④地太阳辐射强,大气运动旺盛,⑤是世界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常年受
带(气压带)控制。
⑥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从板块相对运动来看,该边界属于
(生长或消亡)边界,地中海的面积将不断 (增大或缩小)。
⑦附近海域是世界著名渔场,渔场的形成原因是

2010年11月5日,在“陆海统筹海水西调高峰论坛”上有专家提出将渤海的水引入新疆以解决新疆缺水问题、缓解新疆土地沙漠化的建议,引起了全国广泛讨论。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1)~(4)。
材料1:海水西调路线示意图

材料2:“地形雨”形成示意图

材料3:水循环示意图

(1)读海水西调路线示意图 ,A地气候类型是:;C地气候类型是:
降水量从渤海沿岸向西
(2)据材料2,当暖湿气流被迫沿山坡爬升时,随着海拔升高,气温,水汽逐渐
凝结成云并在山的坡形成降水,从而改变其气候特点。
(3)根据材料3补充下面的框图。

(4)据水文学家分析,为了缓解西北地区缺水的现状,海水西调工程是可行的,请根据水循环的原理说明理由。

读下列材料,回答(1)一(2)题(14分)
材料一图甲为印度地形示意图,印度大部分地区气候特征如图乙所示。

材料二印度耕地面积居亚洲各国首位,约占国土总面积的54%。
材料三印度经济结构中服务业占主导地位,他以大量出口IT产业、税务服务、代理会计
业务等,被称为“世界办公室”。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地形、气候条件分析印度耕地面积占比大的原因(8分)
(2)简析印度成为“世界办公室”的优势条件(6分)

读下列材料,回答(1)一(5)题(共22分)
材料一东南亚部分岛屿图

材料二“烧芭”是印尼悠久的传统农业文化,每年6月至8月是印尼的干旱季节,苏门答腊岛山脉东侧当地民众在森林山地放火“烧芭”,利用燃烧的灰烬作为“天然”肥料,以利耕作。几年后,田薄地衰,山民便弃之不顾,转而另辟新地,就这样周而复始地循环下去。
2013年6月21日,央视新闻报道:过去一周,新加坡失去了往日的风采。整个城市笼罩在烟雾中,明媚、干净、整洁的“狮城”成了“雾都”。
材料三应新加坡的要求,印尼拿出整治措施:措施一:印尼苏门答腊岛山脉东侧当地民 众改变农作物种植时间,避开旱季收获;措施二:“烧芭”地改为加里曼丹岛。
(1)“烧芭”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2分)

A.水稻种植业 B.热带种植园农业 C.集约农业 D.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2)分析每年6月至8月苏门答腊岛山脉东侧为干旱季节的成因(6分)
(3)试述烟雾对新加坡产生的危害(4分)
(4)解释材料三中两项措施是否合理(6分)

读图甲“华北平原西汉前的古村落分布图”和图乙“地形剖面潜水水位图”,回答(1)—(2)题(共18分)。

(1)根据图示,叙述华北平原西汉前的古村落分布特点(4分)
(2)从生活和生产角度分析古村落分布的有利自然地理环境因素(1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