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所示为我国某地区土地资源利用景观图,该地区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是60°,位于东8区,其中A为山区,B为丘陵梯田地区,C为平原地区,D为水库,E为乡镇企业,F为库区北侧丘陵低山。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于该地区的开发利用,当地政府有三种方案。你认为哪一种方案能最科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___________。
第一种方案:A.营造薪炭林 B.栽种苹果 C.种植水稻 D.养鱼、发展旅游业 E.苹果加工厂F.营造防护林
第二种方案:A.营造防护林 B.种花生 C.种植水稻 D.养鱼、发展旅游业 E.办花生加工厂 F.种油菜、小麦
第三种方案:A.营造薪炭林 B.栽培柑橘、茶叶 C.种植水稻 D.养鱼、发展旅游业 E.办柑橘、茶叶加工厂 F.营造防护林
(2)随着人口增长,劳动力也增加,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地表现出来。H处有大面积湖泊沼泽地,G处是喀斯特地貌。既要发展经济,又不降低环境质量,从可持续发展考虑,如何开发利用G、H两处土地资源?
(3)从该地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持续发展考虑,请你为该地区设计远景规划。
图中P1、P2、P3表示三条不同数值的等压线,A处的箭头表示风向,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此天气系统位于 (南或北)半球,判断依据是 。
(2)此系统属于 (高压或低压),从气流的运动状况而言为 (气旋或反气旋)。
(3)图中L1、L2处若形成锋面,则L1为锋, L2为 锋。
(4)如果图中的冷、暖锋面随空气大旋涡的运动而移动,那么A地将经历 天气过程,B地将经历天气过程。(冷锋或暖锋)
(5)如果冷、暖锋面均引起降水现象,那么目前雨区是图中甲、乙、丙、丁的 。
(6)下图中能正确表示B地未来几天气温、气压变化的曲线是( )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利用区位联系,建立有内在联系的经济体,借整体的力量来获得发展,越来越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泛珠三角(9+2)”区域合作体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成立的。
(1)写出该区域中位于我国中部经济地带的两个省区______、______(写简称)。
(2)分析图中省区间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区域内人口承载状况大于2的省区通过区域合作,其人口承载状况将______(变大或变小)。试分析其原因。
。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推行,城乡一体化建设备受关注。村镇功能区的布局是人们当前考虑较多的一个问题。该图为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2分)
(1)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市主导风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考虑风向外,该市工业布局的主要特点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市规划在A处建一大型钢铁厂,其考虑的主要区位条件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BCD四地中,最有可能发展为商业中心的是______________地。
(5)ABCD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______地,试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下面“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热力因素形成的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ABCD之间的热力环流呈__________(顺或逆)时针方向流动。
(2)A、B、C、D气压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A、B、C、D气温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3)如果A地是海洋,B地是陆地,则此时应该是_____(白天或夜晚),此时A地与B地间吹__________风(写出具体风向)。
(4)此时高空C与D之间吹__________风(写出具体风向)。
读实际大气中的风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箭头表示的含义是:
①③
(2)①与等压线的关系是,
其方向是
(3)实际近地面大气中,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此图表示的地区在 (南或北)半球,理由是。
(4)图中M、N两地相比,风力较大的是,理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