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15日-21日,党的十七大在北京隆重召开,胡锦涛总书记报告中强调: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体现的哲理是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②重视矛盾的主要方面 ③唯物史观的要求 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目前,由广东兴起并迅速在全国传播的“红段子”(内容积极健康向上的信息)已成为网络时代的一种文化精神。在中央政府有关部委和移动运营商的联合推动下,中国手机话语有望“全国山河一片红”。政府部门这样做是基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②保证社会主义文化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③手机、网络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风尚的需要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实现了伟大变革,这主要表现在
①它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②它是凌驾在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
③它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④它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下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质范畴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物质是指自然界、人类社会中各种物质具体形态的集合
②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③物质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④物质撇开了事物的具体形态,是抽象的、不可捉摸的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①③ |
作家的文学创作往往体现“三分文学,七分生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原则。下列对此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意识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
B.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
D.意识和物质相互作用、相互依赖 |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是否承认
A.存在决定思维 | B.思维反映存在 |
C.世界是可以正确认识的 | D.人能认识和改造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