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人的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经受着强烈的冲击和考验,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和传统美德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但腐朽落后观念也影响着一些人的行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应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大力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倡导真、善、美,反对假、恶、丑,鞭挞和批评不道德行为,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浓厚风气;形成平等友善、团结互助的浓厚风气;形成遵守公德、文明礼貌的浓厚风气;坚持以人为本,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载于2007年11月20日《内蒙古日报》
运用社会发展规律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于2005年12月28~29日在北京召开。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长期以来,我国在经济发展中一直实行农业大力支持工业的方针,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已经越来越困难。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十一五”规划从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强调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方针。
请运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分析说明材料中涉农方针转变的正确性。
辨析:没有取得成功的实践是毫无意义的。
人类对月球的科学探测和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实现了人类登月之梦,并于1994年和1998年分别发射了两颗探测器。欧洲第一个月球探测器“SMART—1”号也在2003年9月27日顺利升空。中国“嫦娥一号”2007年将实现绕月飞行……
各国之所以争先恐后探月,据专家分析,其一,为了抢占月球资源;其二,开展探月工程可推动国家科技发展。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实践的特征。
西方一位哲人说,历史是“上帝的作坊”。事实上,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我们的上帝就是人民。
依据上述材料回答:
(1)“历史是‘上帝的作坊’”和“我们的上帝就是人民”这两种观点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说明“我们的上帝就是人民”。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必须把思想作风建设摆在第一位。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思想作风,是党顺应时代潮流,永葆先进性的根本要求。全党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从不断发展的国际形势出发,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努力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1)运用哲学常识,说明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我们要努力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2)在新形势下,党应怎样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