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出现两个纲领性文件,即《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下列有关两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前者突出了农民要求建立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理想社会的愿望
②后者很好地把发展资本主义和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联系起来
③两者都很好地调动农民参加革命斗争 ④两者都顺应了中国近代化发展潮流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这一年政府发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信号。事实上,过去的计划型经济体系已经让位于以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来决定产量和价格,政府作用仅局限于为市场经济提供稳定的竞争环境。”材料中所说的“这一年”应是
| A.1976年 | B.1978年 | C.1992年 | D.1994年 |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策略体现了政策性和原则性的灵活结合。为适应两极格局下的多极化趋势,中国政府进行的外交活动是
| A.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 | B.参加日内瓦会议 |
| C.与日本建立外交关系 | D.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
1957年,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区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提出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毛泽东作出这一论断主要是为了
| A.加快实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 B.坚持建设社会主义统一战线 |
| C.调动各阶层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 | D.完善社会主义各项民主制度 |
据《西方文明简史》,“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内战中的胜利开创了一个新的共产党政权,同时加剧了美国对共产主义蔓延的恐惧。此后不久,又一事件将冷战拖人世界范围的争斗,最终导致全球军事同盟体系的建立”。“又一事件”是指
|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 B.朝鲜战争 |
| C.古巴导弹危机 | D.北约组织建立 |
“外交的失败更进一步损害了他在其同事们之间的声望。他在古巴部署导弹这一鲁莽计划成为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材料中的“他”
| A.始终是斯大林政策的忠实拥趸 | B.致力于援助中国的经济建设 |
| C.开展了以农业为突破口的改革 | D.把重工业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