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地理现象因果联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①地森林大量砍伐—温室效应增强
B.②地草原过度开垦—水土流失严重
C.③地全年温和多雨—灌溉农业发达
D.④地热带季风气候—农业稳产、高产
(2)关于⑤国与⑥国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国资源、能源都需要大量进口
B.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以水稻种植业为主
C.均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D.均为环太平洋沿岸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假如某人乘坐一飞行器自东向西飞行,每小时跨15个经度,那么他将会看到下列哪种现象

A.白昼和夜晚都会减半 B.白昼和夜晚都会特别长
C.白昼和夜晚相等 D.太阳永不西落或永不东升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题

.当北京是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时,地球所处的位置是( )

A.A B.B C.C D.D

.当地球由B移向C过程中,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

A.非洲南端逐渐进入少雨季节
B.黄河下游山东境内可能出现首次凌汛
C.巴西高原热带草原由湿季转为旱季
D.新加坡白昼逐渐变长

.星空中视运动最不显著的天体是(  )

A.金星 B.月球     C.织女星 D.北极星

黄河口是我国新增湿地最快的地区,近50年来平均每年造地4.05万亩,但近年来湿地增长速度减慢。据此做题。
.黄河口湿地的成因是()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B.渤海海区不断下沉
C.海水的堆积作用 D.河流的堆积作用

.近年来,黄河口湿地增长趋缓的原因是()
①潮流搬运能力增强②渤海区下沉迅速增快③小浪底枢纽工程蓄水拦沙④黄河下游段取水量增加⑤中游生态有所恢复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

读下图,完成题。

.甲、乙两城市分别使用东十区和西八区区时,在一个太阳日内,两城市同属一天的时间为()

A.6小时 B.8小时 C.16小时 D.18小时

.甲城和乙城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相同,而且该气候在当地分布面积均较小,其原因主要是()

A.两地大气环流均较弱 B.甲乙两处均受寒流影响
C.两地均是高原为主的地形 D.甲处因海陆分布,乙处因地形影响

.甲、乙两城附近的农业类型分别是()

A.混合农业、水果和灌溉农业区 B.小麦—牧羊带、小麦和林牧业
C.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 D.粗放牧羊业、水果和灌溉农业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