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有城市中约有1/2的城市缺水,严重缺水的城市约占1/6,每日缺水量达1 600万吨。右图所示三个地区均为我国沿海缺水城市集中分布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针对a图所示地区城市缺水状况,可采取的措施有大力开发地下水资源、跨流域调水和海水淡化等,其中目前比较可行的是____________,简述选择该措施的理由。
(2)b图所示地区城市群位于河流入海口,但仍有严重的缺水问题。试分析该地区城市缺水的主要原因。
(3)c图所示地区经常出现“咸潮”,导致城市供水出现季节性短缺。根据你所掌握的地理知识,分析“咸潮”出现的季节并简要提出相应的对策。(咸潮是指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进内陆区域后,水中盐分仍然达到或超过250毫克/升的自然灾害)
【环境保护】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据统计,全球每年生产的塑料制品中10%最终“归宿”是大海。下图中阴影部分示意太平洋上最集中的废塑料物品和碎片“垃圾场”,其面积达34.3 万km2,中心最厚处达30m,被称为 “太平洋垃圾漩涡”。
(1)描述图中“太平洋垃圾漩涡”分布的大致位置,并简要分析"垃圾漩涡”的成因。(6 分)
(2)为控制该海域“垃圾场”进一步发展,该采取哪些措施?(4 分)
【自然灾害与防治】(10分)
2010年夏,欧洲境内出现“130年一遇”的高温干旱天气,森林大火肆虐。
⑴干旱和高温是森林火灾的直接原因。为什么旱灾发生时总是伴有高温现象?(4分)
⑵2010年6月份是自俄罗斯1880年以来最热的一个月,2010年北冰洋海冰面积较往年有何不同?并列举其影响。(6分)
【旅游地理】
读“青岛市旅游图”,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说明青岛成为旅游胜地的原因。
(2)青岛在北京奥运会后,又被称为“帆船之都”,分析旅游业的发展对青岛社会经济带来的积极影响。
“珠三角”的城市发展走的是“工业化推动城市化”的过程;城市集中了大量的以加工、组装业为主的中小企业。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7年深圳龙岗区某局对已经搬迁的和计划搬迁的企业进行调查,发现受土地资源限制、政策调整、旧城改造、高成本等因素影响而搬迁的企业达22家,占了已知搬迁原因的66.7%。
材料二:东莞某银行通过初步调查,发现2007年上半年,全市共有486家企业关停或者搬迁,其所属行业和迁移企业的主要去向如下图所示。
材料三:产业类型与产业价值链的关系图
(1)简要说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2)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面对高成本,“珠三角”的企业开始寻找新的生存空间。结合材料一、二,分析说明企业迁移的原因和特点。
(3)结合材料三,阐述“珠三角”地区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