蝌蚪在水中生活鳃为呼吸器官,青蛙能适应陆地生活,呼吸主要依靠肺。科学研究表明,蝌蚪发育成蛙的过程中由鳃呼吸转变为用肺呼吸受空气的影响很大。某同学为验证这一事实,设计实验如下图所示,观察、比较两组蝌蚪的发育情况,并做出以下推理和预测,其中不合理的是( )
A.两组蝌蚪生活环境相同,能同时发育成幼蛙,且在陆地上的活动能力没有区别 |
B.实验组蝌蚪因为细胞代谢强度较弱可能推迟变态为幼蛙 |
C.实验组有可能不正常变态而长成巨型蝌蚪 |
D.实验组不能接触空气,发育成的幼蛙肺泡不发达而尾巴较大 |
由中科院院士、长春应化所汪尔康研究员和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董绍俊研究员等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项目“模拟生物膜体系的生物电化学研究”,日前在北京通过了国家基金委化学部组织的专家验收,该项研究已取得了一批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成果,对生物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纳米技术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膜属于生物膜,并且是双层膜结构 |
B.用蛋白酶处理生物膜会改变其组成,但不会改变其通透性 |
C.生物传感器的原理与细胞膜上的糖被有关 |
D.生物电化学的研究应该与生物膜上的带电粒子有关,与蛋白质无关 |
人进食后,下列哪一项在胰腺细胞中不会出现( )
A.线粒体产生的能量增多 |
B.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联系加强 |
C.细胞核中的DNA加快复制 |
D.核糖体的功能增强 |
关于人和动物的代谢叙述正确的是()
A.人和动物体所需要的能量都是由糖类供给的 |
B.人体内并非只有肝脏和肌肉能够合成糖元 |
C.人体细胞内合成蛋白质所需的必需氨基酸一定都来自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
D.在一般情况下,糖类可以大量转化成脂肪,同样,脂肪也可以大量转化成糖类 |
噬菌体的组成物质在某些酶的作用下彻底水解,可以得到的水解产物主要有()
A.碱基、核糖、磷酸、氨基酸 |
B.碱基、脱氧核糖、磷酸、氨基酸 |
C.碱基、核糖、磷酸、葡萄糖 |
D.碱基、葡萄糖、磷酸、甘油、脂肪酸 |
下列变异中,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A.染色体增加片段 |
B.染色体缺失片段 |
C.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发生改变 |
D.染色体的某一段移接到非同源染色体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