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5年2月16日,举世瞩目的《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京都议定书》旨在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其生效标志着人类在保护地球家园方面迈出了一大步。据此完成(1)~(2)题。
(1)《京都议定书》的实施在改善大气环境中所起的最大作用在于(  )
A.有利于抑制全球气候变暖趋势
B.有利于减少臭氧层“空洞”对人类的影响
C.有利于防止酸雨的产生
D.有利于防止台风、寒潮等气象灾害的影响
(2)有关《京都议定书》对我国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于限制了国外发达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有利于我国能源的进口
B.对我国燃烧煤、石油为主的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C. “高消耗、低效益、高排放”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将受到限制
D.我国以绿色环保为主的企业会受到更多的绿色壁垒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土地荒漠化是指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发展,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下图是我国内陆某地区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形成图中地区荒漠化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地球变暖,气候异常 B.位于内陆,气候干旱
C.地球运动,地形上升 D.过度开发,水土流失

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地区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灌溉 B.人口压力和人类活动不当
C.矿产资源开发 D.气候异常

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2004~2012年人口增长情况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有关该地区人口增长的正确叙述是

A.以机械增长为主 B.2012年机械增长率最高
C.出生率稳定不变 D.自然增长率不断上升

目前该地区

A.社会治安压力减轻 B.失业率不断上升
C.基础设施负荷加重 D.就学难更为突出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不但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对流域地形地貌的发育也起到重要作用。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右图所示地貌景观主要分布于左图中的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形成图示地貌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A.流水沉积 B.风力沉积 C.风力侵蚀 D.流水侵蚀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一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8℃等温线大致呈东西走向,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海岸线 B.纬度 C.地形 D.大气环流

昆明和台北纬度位置相近,但温度差异较大,主要原因有
①地势高低②距海远近③寒潮影响④洋流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用大小不同的比例尺绘制同一地区的地图,其结果是
①就范围来看,比例尺大的范围要大②就范围来看,比例尺小的范围要大
③就内容来看,比例尺大的要详细些④就内容来看,比例尺小的要详细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