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泰州第一次联考)《中国近代经济史纲》记载1922年一民族资本家言:“我之廉价工人,彼(日本)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日本)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况彼来者皆该国一流工厂,资本较吾雄厚,技术较吾高深,对工厂之管理经营,亦皆养之有素,吾更何恃而不恐,吾将何术以善后。”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你选择解决这种形势采取的方法为( )
A.必须首先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 B.建立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 |
C.倡导创办实业,进行实业救国 | D.发动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抵制洋货 |
“夫鼎有铭,铭者,自名也。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后世者也。”据此,较为合理的推论是()
A.金文的起源可能和祖先崇拜有关 | B.刻铭于鼎可能是古代祖先崇拜的普遍形式 |
C.不足以得出任何有意义的结论 | D.宗法制度是造成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 |
2011年5月1日深夜,“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军击毙。许多国家发表声明,对此表示支持,并强调世界各国应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由此可以看出( )
①反恐斗争有赖于国际社会的合作 ②恐怖主义成为全球化的主要障碍
③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由此被铲除 ④恐怖主义依然是国际社会的公敌
A.①④ | B.①② | C.①③ | D.②④ |
从1870年到194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一共更换了108届内阁,每届内阁平均存在时间约为8个月。造成内阁频繁变动的原因在于( )
A.内阁对议会没有形成权力制衡 | B.总统职权不完全受宪法制约 |
C.两大政党轮流组阁 | D.立法与行政权力合一 |
有学者指出:“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为国际力量的对比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扩大起来的其他中心力量的挑战”。对于该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A.两极格局至今稳定 |
B.其他中心力量包括日本、俄罗斯、中国、欧盟等 |
C.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指的是苏联解体 |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已经形成 |
中央电视台电视系列片《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会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会升起落下?这些今天看来简单至极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这些“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把握”的问题,终于被人类破解的标志性科学成就是()
A.牛顿的经典力学 | B.达尔文进化论 |
C.爱因斯坦相对论 | D.李四光地质力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