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可以概括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整体与部分相互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是什么?
请从哲学的角度解释“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认识?”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是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长期的、基本的立足点。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根据形势需要实施相应的宏观政策。“要努力调整投资消费关系,把增加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不断拓宽消费领域和改善消费环境”。
运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实现了经济的长期、持续、快速、平稳增长,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全面提升。1978——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了6.4和6.2倍。恩格尔系数的降低,是居民物质生活提高的重要指标。1978——2007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67.7%下降到43.1%,城镇居民家庭由57.5%下降到36.3%;二者分别下降了24.6个百分点和21.2个百分点。
恩格尔系数的降低为什么可以说明居民物质生活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