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河南一市民为了3角钱的如厕而费而与郑州铁路局对簿公堂,河北一律师因火车票擅自上浮涨价多收9元钱状告铁道部,某报记者以补办牡丹交通卡需交纳100元补卡费存在不当得利为由将工商银行北京分行告上法庭……一场又一场的公益诉讼官司被全社会广泛关注,其深远的社会影响耐人寻味。
  公益诉讼的原告打官司不图私利,为社会公益,且风险很大,因为被告往往是垄断性大企业或者国家机关。有的即使打赢官司,在经济上也得不偿失。但近年来,各地不断出现为公共利益而诉讼的普通公民。为公共利益而诉讼的公民

A.正确地行使了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B.依法维护了个人利益
C.自觉履行了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D.坚持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僧肇说:“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复何怪哉?”下列观点中与其相近的是()

A.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B.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C.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D.飞矢不动

有人说,某些物体从出现的第一天就没动过,大雁塔在西安,故宫在北京就是如此。有关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运动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静止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②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④世界上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这说明( )

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C.运动是无条件的 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 )

A.客观实在性 B.运动 C.主观能动性 D.可知性

现代桥梁专家茅以升谈到自己的治学经验时,强调“博闻强记、多思多问;取法乎上,持之以恒”。其中“法”指( )

A.物质的客观性 B.意识的能动性
C.事物的规律性 D.实践的历史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