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1.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甲所示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____________,试从地形角度分析图乙所示地区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
(2)分析②地赤潮发生次数比①、③多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图乙中河流东、西两岸支流的水文特征,完成下表。

支流
水量
含沙量
水位季节变化
落差
东岸
 
 
 
 
西岸
 
 
 
 

(4)图甲中N地的农业生产特色是_____________,图乙中M地乳畜业发达,试分析其形成的区位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述M、N所在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口移动的差异及原因________。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标志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区域性发展规划,也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而制定的第一个规划,将为我省发展带来重大的历史机遇,对实现安徽崛起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根据规划,皖江城市带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
材料二皖江城市带示意图。
材料三 “经济活动不同环节的附加值”示意图。

(1)设立示范区,是更好地发挥皖江城市带综合优势,推动安徽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要求。皖江城市带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2)产业区域转移对皖江地区经济发展有哪些积极影响?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发展产品制造业会存在哪些问题?皖江城市带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若尔盖大草原面积35 600多平方千米.是以牧业为主的藏族聚居地。草原海拔3500米~4000米左右,属典型的丘状高原。气候冬季严寒,夏季凉爽,春秋短,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均气温7℃,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约10℃~12.7℃。

材料二若尔盖湿地涵养了大量水分,为长江、黄河两大母亲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黄河30%的水来自若尔盖湿地。第四纪末期的地质变动,把若尔盖草原变成了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同时也使之成为世界最大的、我国特有的高原高寒沼泽地,四川盆地湿润的气候就直接受益于这片湿地。
材料三目前,景色迷人的草原正在遭受无情地吞噬。目前若尔盖地区沙漠化土地面积已达6.19万公顷,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7.6%,扩展速度十分惊人。另外,受沙化威胁的草原面积逾13.5万公顷,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20.8%。沙漠化侵吞了若尔盖草原上大量的草场,严重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
(1)简述若尔盖大草原的相对地理位置。
(2)若尔盖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体现在哪些方面?
(3)试分析若尔盖草原荒漠化的形成原因。

读黄河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支流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水电站: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该工程建成后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治理黄河的关键是________,根本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年来,黄河断流的问题正日益引起我国政策的高度重视,你认为应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5)在图上绘出黄河上游的两个主要农业用水区域,用字母D、E分别注明,并指出:D是________平原,E是________平原。

读长江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下列字母代表的长江支流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
(2)支流A,B与长江干流交汇外的城市:A_______、B_______。
(3)填写水电站名称:A河上_______、C河上_______、D河上_______,H是长江干流上正在建设的_______工程,这里水能资源极丰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工程。建成后,可以发挥_______的重要作用。
(4)长江洪水多发生在_______季节,其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但1998年的降水量与1954年相比相差不大,造成98年特大洪水,除自然原因外,人为原因有哪些。

下面四幅图是我国雨带位置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按时间先后给四幅图排序________
(2)图①时,我们无锡在________控制下,天气________,图③时无锡正处在________季节,天气________,形成这种天气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乃至于东亚的季风气候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所形成的。
(4)总结我国夏季风活动和降水分布的规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