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中国部分灾害分布图”,回答 题。
注:图例中数字所代表的灾害类型
1—冻融、冰川为主 2—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
3—沙漠化为主 4—黄土湿陷、水土流失为主 5—岩溶、塌陷为主
4.关于图中灾害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灾害1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东北北部地区
B.灾害2分布在青藏高原东部和北部边缘地区
C.灾害3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
D.灾害4分布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5.关于图中灾害成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自然因素是形成灾害1的主要原因
B.气候因素是形成灾害3的主要自然因素
C.地形崎岖是形成灾害5的主要原因
D.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灾害4加剧的主要原因
下列四组概念中,最一致的是()
A.峡湾、白头山天池、巴塔哥尼亚沙漠 | B.庐山、渭河平原、东非裂谷带 |
C.尼罗河、安第斯山脉、罗马 | D.森林、石油、电能 |
图为我国东部亚热带季风区某区域相关资料的数据统计图,据图回答问题。
图中所示区域若有河流经过,据图判断该河流的流向为
A.自东向西 | B.自西向东 | C.自南向北 | D.自北向南 |
图为3轨CCD立体相机在嫦娥一号卫星上拍摄的月球极区图像,据此完成问题。用3轨CCD立体相机获得该图像的技术属于
A.GPS技术 | B.GIS技术 | C.RS技术 | D.3S技术 |
根据该技术的工作原理,可以
A.判断水体污染状况 | B.判断人口分布状况 |
C.分析服装市场需求量 | D.估算工业生产总值 |
图甲和图乙表示黑龙江省同江市(位于松花江与黑龙江的交汇处)沼泽、耕地及人口的变化,据此完成问题。关于图甲与图乙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A.1954—1976年,耕地面积与农业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
B.1954—2000年,湿地面积与农业人口数量的变化呈负相关 |
C.1976—1986年,耕地面积与非农业人口的增长速度一致 |
D.1986—2000年,湿地面积与总人口数量的变化呈正相关 |
与1976年相比,2000年同江市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是
A.劳动力短缺 | B.低温冷害更严重 |
C.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 D.洪涝灾害更频繁 |
“虚拟水”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的水资源数量,以虚拟的形式包含在产品中。虚拟水战略是指贫水国家或地区通过贸易的方式从富水国家或地区购买水资源密集型农产品(生产过程消耗水量大的产品,尤其是粮食)来获得水和粮食的安全。读世界某区域图(图中虚线表示输水线)。回答问题。下列关于虚拟水战略的说法,正确的是
A.虚拟水战略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
B.虚拟水战略就是跨流域调水的规划战略 |
C.世界粮食安全可通过虚拟水贸易来解决 |
D.缺水国家应尽量限制水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 |
若该区域位于东半球,则关于图中输水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 |
B.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 |
C.输水过程中易受污染,水质较差 |
D.该线路能全线自流,工程量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