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石油中长期供需平衡表(Mt:百万吨)
年份 |
2000年 |
2010年 |
2020年 |
2050年 |
国内需求量 |
200 |
300 |
400 |
500 |
国内供给量 |
160 |
170 |
180 |
100 |
供需缺口 |
40 |
130 |
220 |
400 |
资料来源:《中国中长期能源战略》,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年
材料二:国际经验表明,当一国的石油年进口量超过50Mt以后,国际市场行情的变化就会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运行;超过100Mt,国家就应该采取包括外交、军事、经济在内的有力措施,来保证石油安全。
材料三:2002年中国原油进口来源分布图
(1)未来15年内,我国石油需求量的增加速度____________(超过或低于)石油生产的增长速度。到___________年后,所需石油的50%以上依赖进口。
(2)根据材料三提供的信息,写出我国最重要的输油路线。
(3)根据材料三分析,我国是否存在石油安全问题,并说明原因。
(4)从能源开发利用角度,简述保障我国石油安全的具体措施。
读乌克兰地区图(下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辛菲罗波尔和切尔尼戈夫两城市的气候数据统计
辛菲罗波尔气象站位置:(44.7°N,34.1°E),海拔181米 |
||||||||||||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气温(℃) |
-0.3 |
0.3 |
3.6 |
10.2 |
15.2 |
19.1 |
21.4 |
21.0 |
16.6 |
10.8 |
6.3 |
2.4 |
降水量(mm) |
42 |
33 |
37 |
33 |
44 |
53 |
55 |
41 |
37 |
32 |
44 |
54 |
切尔尼戈夫气象站位置:(51.5°N,31.3°E),海拔141米 |
||||||||||||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气温(℃) |
-7.1 |
-5.6 |
-0.6 |
7.8 |
14.4 |
17.6 |
18.7 |
17.7 |
12.8 |
6.8 |
1.2 |
-3.3 |
降水量(mm) |
42 |
36 |
35 |
42 |
45 |
79 |
83 |
67 |
42 |
35 |
48 |
47 |
(1)运用资料中的数据,对比分析辛菲罗波尔和切尔尼戈夫两城市气候的差异。(8分)
乌克兰东部是20世纪世界著名的工业区之一,冶金、机械、电力、化学等重工业发达。
(2)简述该地区发展重工业的有利条件。(8分)
(3)第聂伯河是乌克兰通航条件好的河流之一,试分析其原因。(4分)
读我国东部某地区地形等高线及年等降水量线图(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该地区地形地势特征。(4分)
(2)图中甲地为我国畜牧业较发达的地区之一,试据图分析发展畜牧业有利的自然条件。(4分)
(3)乙处为我国目前重点造林地区,试简述乙处森林主要的生态作用,并说明在图示区域的开发中应如何保护森林资源。(6分)
(4)近年来图中L湖泊面积在逐渐缩小,其变化对A城还是B城附近河段的水文特征会产生影响?具体的影响是什么?(2分)
阅读下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
材料二:该地多年平均降水量(mm)月分配表
(1)图中A、B两地相对高度为,河流剖面图甲、乙、丙由上游到下游依次为,M处发育成河谷的原因是
。
(2)据材料二的信息,分析该地6、7、8三个月之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
(3)近几十年,丁处0米线向远离大陆方向突出,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图一是世界某区域的年降水量和年平均等温线图,图二是其区域简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一,描述回归线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2)图一中回归线地区沿海与内陆、东岸与西岸的年均温差异很大,试分析原因。
(3)分析图二中M城市的气候类型及其成因。
(4)图二中大陆西侧海域渔业资源丰富,试分析其成因。
读“大气垂直分层”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A为,B为。
⑵A层的直接热源是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或降低)。
⑶人类活动使大气层遭到破坏,臭氧层空洞出现在,全球变暖出现在层。
(4)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是层,晴朗的大空呈现蔚蓝色是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