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些航天专家对“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发表评论道:“这表明中国已成为2l世纪世界舞台上科技与经济的强大参与者。”这表明“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 )
A.显示了综合国力的强大 | B.振奋了民族精神 |
C.促进了经济发展 | D.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反对 |
历史学家杨天石在《帝制的终结——简明辛亥革命史》一书中对孙中山的定性问题有一 些新的思考。他认为,孙中山不是“资产阶级革命家”,可以把孙中山定性为“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简称“平民革命家”)。下面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
B.“创立民国” |
C.“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 |
D.“天下为公” |
“南方谈话”是在总结国内风波和国际变局、分析国内外形势发展和我们所面临挑战的基础上产生的,既有政治上的鲜明性和针对性。也有理论上深刻性和创造性,它把邓小平理论提到了新的高度,是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的集大成之作。邓小平“南方谈话”()
A.最先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 |
B.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 |
C.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
D.起到了打破思想认识误区,坚定人们社会主义信念的作用 |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报告中指出,“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该报告发表于()
A.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
C.抗日战争时期 |
D.解放战争时期 |
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新民学会学员蔡和森的信中说:“罗素在长沙演说,主张共产主义,但反对劳农专政,谓宜用教育的方法使有产阶级觉悟,可不至要妨碍自由,兴起战争,革命流血……我对于罗素的主张,有两句评语,就是理论上说得通,事实上做不到。俄国就是个明证,所以我对于中国将来的改造,以为完全适用社会主义的原理与方法。”材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
A.认为俄国革命道路要和中国实际结合 |
B.主张思想启蒙以唤醒民众 |
C.认识到劳工阶级取得政权的必要性 |
D.主张用宪政手段改造中国社会 |
历史学家陈旭麓说:“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反思开始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先进的中国人通过第二次反思得出的启示是()。
A.只引进西方技术不能使中国实现富强 |
B.要从根本上动摇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
C.要用暴力革命方式推翻清朝封建统治 |
D.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