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国是一个以燃煤为主的国家,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占75%左右。据此完成(1)~(4)题。
(1)大量燃烧煤炭,最容易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A.臭氧层破坏
B.酸雨
C.光化学烟雾事件
D.水体污染
(2)近40年来,北京一些景点的汉白玉雕像被严重腐蚀,其主要原因是
A.燃煤产生颗粒,作为凝结核使城市降雨增多
B.城市的气温比郊区高
C.产生的烟熏坏了汉白玉雕像
D.燃煤产生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形成酸雨
(3)下列地区,酸雨最严重的是
A.西北地区
B.青藏高原地区
C.沪宁杭地区
D.江汉平原地区
(4)挪威、瑞典许多湖泊鱼类大量死亡,其主要原因是
A.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等,有毒物质排入湖泊,鱼类中毒死亡
B.工业生产中废水未经处理,大量排入湖泊,使水中养分剧增,藻类过度生长,造成水中缺氧,导致鱼类死亡
C.由于燃烧煤、石油等,加上天然森林被大量砍伐,产生“温室效应”,鱼类因不适应增温环境而死亡
D.由于英、法等国燃烧煤、石油等,排放大量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产生酸雨,导致鱼类死亡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1992年中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对我国各地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估算的部分数据”,回答下列各题。

具体地区
年生物量(万吨)
可载人口量(万)
最大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长江中下游
88600
22000
395
青藏地区
10000
1000
4


分析上表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青藏地区面积约250万平方千米
B.长江中下游地区面积约25万平方千米
C.青藏地区更加适宜人类生存
D.长江中下游地区单位面积的年生物量比青藏地区低

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青藏地区年生物量低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A.光照强 B.海拔高 C.土壤贫瘠 D.气温低

图为我国2008年某经济作物年产量分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经济作物是

A.甘蔗 B.油菜 C.小麦 D.棉花

2008年底至2009年初,图中①省连续104天无有效降水,农作物受灾面积达4150万亩,其中受影响最大的粮食作物是

A.水稻 B.冬小麦 C.春小麦 D.棉花

下表为我国位于同一地形区上甲、乙两地的相关资料及该地区一月等温线图,读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海拔
(米)
1月平均
气温(ºC)
7月平均
气温(℃)
年降水
量(mm)
夏半年雨日占
全年雨日的%
冬半年雨日占
全年雨日的%
年日照
时数

1898
7.7
20.O
l005.O
72
28
2110.2

181l
2.9
19.8
1250.6
56
44
1548.6


就自然条件而言,下列产业中在甲地发展区位优势最明显的是

A.甘蔗 B.鲜花
C.橡胶 D.油菜

甲、乙两地冬季气温及雨日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

A.甲地受暖锋影响的时间比乙地长
B.甲地受暖锋锋面控制,乙地受冷锋锋面控制
C.甲地受暖气团影响,乙地受冷气团和锋面控制
D.甲、乙地分别受来自高纬、低纬的海洋气团控制

甲、乙两地农业发展存在的普遍问题是水资源短缺,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两地地质状况特殊,河流径流量少
B.工业发达,工业用水比例过大
C.两地为半湿润地区,河流径流量少
D.水污染严重,农业用水受到限制

读图 “我国某省主要农作物不同层次生产潜力递减柱状图(单位:千克/百平方米)”,回答下列各题。

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最主要限制性条件是

A.光照 B.气温 C.降水 D.土壤

该省是

A.浙江 B.安徽 C.河南 D.吉林

凌汛,俗称冰排,是冰凌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冰凌有时可以聚集成冰塞或冰坝,造成水位大幅度地抬高,最终漫滩或决堤,称为凌洪。图甲和图乙分别是兰州、乌海地理位置图和2008年兰州、乌海月平均气温变化图。根据图甲和图乙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乌海和兰州年较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乌海位于兰州西部,因此乌海年较差大于兰州
B.兰州位于乌海西部,因此兰州年较差大于乌海
C.乌海年较差大于兰州的原因之一是乌海的纬度高于兰州
D.乌海年较差大于兰州的原因之一是乌海的降水量高于兰州

2008年下列月份中黄河乌海段最有可能发生凌汛的月份是

A.1月 B.3月 C.7月 D.10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