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意见》规定, 在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依法将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通过家庭承包方式落实到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确立农民作为林地承包经营权人的主体地位。林地的承包期为70年,承包期届满,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继续承包。这一政策
A.有利于调动农民发展林业生产经营积极性,促进农民特别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 |
B.是对农村土地经营制度丰富和完善,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
C.有利于促进现代林业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
D.有利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引导和影响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发展 |
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
A.理论要服务于实践 | B.理论要指导实践 |
C.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 | D.这次飞跃可以使精神转化为物质 |
在认识活动中,情感、意志、想象等非理性因素是
A.非认识、非逻辑因素 | B.起激发和调控的作用 |
C.同理性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 D.受到理性因素的决定与制约 |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会导致
A.唯理论 | B.诡辩论 | C.经验论 | D.反映论 |
社会调查是认识社会现象的重要途径,其性质和意义在于
A.通过它可获得丰富的真实的感性材料 | B.通过它可获得许多间接经验 |
C.通过它可直接获得系统的理性认识 | D.它本身是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 |
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说明
A.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家只注重认识世界,忽视改造世界 | |
B.哲学的任务只在改造世界 | C.哲学不仅耍认识世界,而且更要改造世界 |
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不可分的,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