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玛雅社会的农业生产模式
(1)填内容:①建筑材料 ②燃料 ③农田 ④水土流失 ⑤文明衰落
(2)玛雅文明在公元前形成于________洲。
(3)从图中能看出,玛雅文明的农业用地是采用砍伐和焚烧森林植被而形成的,而这种方式在土地生产力下降后最少需要年________地力才能重新使用。
(4)从图中还得到另一信息,在热带雨林地区一旦森林被砍伐,________就会不可避免的产生,这说明在热带雨林地区________(外力作用)非常严重。
(5)从图中看出,玛雅文明在十五、十六世纪消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是________的恶化。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一般过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水、旱灾害尤其突出,对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危害。
1949年到1998年我国部分地区水、旱灾害频次


(1)概括我国水、旱灾害的分布及发生频次的特点。
(2)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是水灾最严重的地区。从气候、地形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3)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地区为减少水灾的影响,分别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阅读下列图形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甲图为昆曼公路沿线略图,乙图为云南某地的村落简图。

材料二:昆曼公路北起中国昆明,经西双版纳进入老挝,南止于秦国曼谷,长达1850千米,沿途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显著的地域差异铸就了这条斑斓的彩带。
(1)读甲图,你认为该区域有哪些不利自然条件影响昆曼公路的建设。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说明修建昆曼公路可能会给沿线的自然地理环境带来哪些影响。
(3)乙图中,修建从B村到D村的公路不走直线,而绕道C村的主要社会原因。

下图是我国不同纬度的两座山(甲为天山,乙为喜马拉雅山)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D坡的坡向(南坡或北坡)及其自然带数目多的原因
(2)分析B坡雪线较低的原因

下图是我国某特大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早期该城市选址(河流交汇处)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2)M、P、Q中_________处是高级住宅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拟在甲、乙两处规划建设高新技术工业城和石油化工城两座卫星城市。石油化工城应建在_____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城市的空间结构模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80年代下半期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

材料二不同时期户籍迁移记忆漫画。

材料三 据2009年1月23日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办公厅已发出通知,要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招收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各地城市应取消落户限制(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
(1) 读材料一“80年代下半期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可以看出人口迁入数量比较多的地区是
(2)材料二、三反映出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3)当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

A.由城市到乡村 B.由城市到城市
C.由乡村到城市 D.由乡村到乡村

(4)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