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大街上,商场里,到处是游玩的、购物的人,熙熙攘攘,不绝如缕。 |
| B.一只发黑的藤编书箱,一把破旧的竹躺椅,放在哪儿都碍事,可祖父说跟它们有“乡情”,不肯扔掉。我想,这是老年人特有的抱残守缺的心理,应当理解。 |
| C.没想到由于楼房工程质量不过关,结果造成严重事故,真是祸起萧墙。 |
| D.他生活底子厚实,知识渊博,所以写起来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
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 A.毗连(pí)肤浅(fū)锱铢必较(zī)锲而不舍(qì) |
| B.惬意(qiè)岑寂(cén)睚眦必报(zì)断垣残壁(yuán) |
| C.梦魇(yǎn)蕴藉(jiè)蓊蓊郁郁(wěnɡ)便宜行事(biàn) |
| D.拂煦(xù)隽永(juàn)殒身不恤(xù)放浪形骸(hái)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敕(chì)造懵(měng)懂錾(zhàn)银人烟阜(fù)盛 |
| B.盥(guàn)洗面靥(yàn)囹圄(lǐngyǔ)敛声屏(píng)气 |
| C.涔(cén)涔缧绁(xiè)倜傥(tìtǎng) 恣(zì)意践踏 |
| D.愠(yùn)色宫绦(tāo)纨绔(kuà)放诞(dàn)无礼 |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他是新乐府运动的理论奠基人和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最能代表他的诗歌成就的是长篇叙事诗《长恨歌》和《琵琶行》,唐玄宗在《吊白居易》诗中说“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足见这两首诗流传之广。 |
| B.近体诗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它是唐朝时发展成熟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类,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其中律诗每首四联,每两句为一联,依次为首联、颈联、颔联和尾联,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二、四、六、八句必须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
| C.词,又叫诗余、长短句、曲子词、近体乐府。作词一般是按照某种乐调曲拍之谱填制歌词,称为“倚声”或“填词”。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豪放两派。婉约词婉丽柔美,含蓄蕴藉,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等;豪放词慷慨激昂,豪迈奔放,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 |
| D.《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代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今天,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只得一次一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机前。 |
| B.近年来,中国外交以更加主动、积极和自信的姿态呈现在世界面前,并赢得了国际上的更多支持、理解和信任。 |
| C.其实是牡蛎为了努力排除体内的沙子,分泌液体,将沙子包围起来,进而形成圆润的珍珠。可见生命在奋斗历程中是多么艰苦! |
| D.豫剧《村官李天成》发表后,引起很大反响。作者写“李天成”,是为展现他富而思源、一心一意建设社会新农村的情怀。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千呼万唤的《夜宴》终于露面了,但这部耗资巨大的中国大片却屡屡遭遇“笑场”。 |
| B.食品检疫工作关系千家万户的安全,因此,必须吹毛求疵,一点都不能大意。 |
| C.他习惯妄自菲薄他人,因而在班里很孤立,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颇为自负的人。 |
| D.李强是班里的热心人,他总是把在教室里、操场上信手拈来的垃圾丢入垃圾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