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表,完成17~18题。
美国1965~1983年不同地区的净移民人口数量(单位:千人)
| 地区 |
1965~1970年 |
1970~1975年 |
1975~1980年 |
1980~1983年 |
| 东北地区 |
-715 |
-1 342 |
-1 486 |
-640 |
| 中北部 |
-673 |
-1 915 |
-1 173 |
-1 062 |
| 南部 |
+656 |
+1 829 |
+1 764 |
+1 194 |
| 西部 |
+696 |
+708 |
+893 |
+509 |
下列有关美国人口迁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70年代东北部地区迁出人口多于迁入人口 |
| B.70年代南部地区一直是人口迁入地区 |
| C.80年代东北部地区人口迁出大于人口迁入 |
| D.80年代迁往“阳光地带”的人口数量明显减少 |
导致美国地区间人口迁移的数量不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区气候差异 | B.环境质量变化 |
| C.经济收入变化 | D.经济结构调整 |
下图为四个地区的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四幅图中,地跨亚欧两大洲的国家共有
| A.2个 | B.3个 | C.4个 | D.5个 |
图中字母所示地点位于世界主要地震带上的有
| A.ab | B.acd | C.bcd | D.abcd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地所在大洲排序正确的是
| A.①南美洲②非洲③北美洲④亚洲 |
| B.①非洲②南美洲③大洋洲④欧洲 |
| C.①南美洲②大洋洲③亚洲④欧洲 |
| D.①非洲②大洋洲③北美洲④亚洲 |
图中四地所在国家濒临的海洋正确的排序
| A.①大西洋②印度洋③泰国湾④地中海 |
| B.①印度洋②太平洋③北冰洋④波罗的海 |
| C.①印度洋②太平洋③地中海④北冰洋 |
| D.①大西洋②太平洋③阿拉伯海④波罗的海 |
下图为中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河流ab段流向为
| A.自东南向西北 | B.自东北向西南 |
| C.自西北向东南 | D.自西南向东北 |
甲乙河流之间的四条小路中,起伏最小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图为大西洋中的一个岛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该岛屿北部山脉的大致走向为
| A.西北—东南走向 | B.南北走向 |
| C.东北—西南走向 | D.东西走向 |
若将该岛屿转绘到等高线地形图上,则甲、乙、丙、丁四处,等高线分布最密集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在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不同的两幅地图中,同一个城市可分别用点状和面状两种符号表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比例尺比乙图大 |
| B.甲图反映的区域范围比乙图大 |
| C.甲图中的S市城区面积比乙图大 |
| D.甲、乙两图中的铁路长度相等 |
地图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很大的指导作用,下列对甲、乙两图的应用正确的是
| A.查询S市的汽车站的位置选用甲图 |
| B.计算S所辖的村落数量选用甲图 |
| C.选用乙图进行批发商场的选址 |
| D.房地产开发商选用乙图展示开发地块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