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潮为什么能够“举世闻名”?而中秋节前后又“格外壮观”?
读两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16分)
(1)分别说出图上A、B两地的自然景观。其成因有何不同。(4分)
(2)a、b两河段的水文特征(从水量和结冰期两方面)有哪些不同?并分析其原因。(8分)
(3)说明A地1月、7月的主要风向及原因。(4分)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地缝合线:两个大陆板块相碰撞,使原来分离的两块大陆缝合起来,叫地缝合线。
材料三西藏面积广袤,但适合人类定居的范围有限。藏南谷地是指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的河谷地带,有一连串宽窄不一的河谷平地,年平均气温在8℃左右,平均海拔3500米左右,年降水约300~500mm。
(1)从地质地貌方面分析雅鲁藏布江东西向发育的原因。
(2)分析藏南谷地成为西藏主要城镇和人口集中分布地的自然原因。
(3)描述甲区域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云南苍山洱海地区山清水秀、林茂粮丰,大理古城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1)图中A地、B地的地貌分别为、,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分别说明它们形成。
(2)简要说明洱海的水文特征。
如图为某河流局部水系及甲地月平均径流量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题。
(1)据图信息推测该地气候类型。简析7月份前后降水最少的原因。
(2)分析该地径流量最大值滞后于降水量最大值的原因。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海陆昼夜增温、冷却的模拟实验,如图所示。
材料2:图中甲为福建省 7 月气温分布图,乙为甲中B地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
(1)材料1实验说明了什么地理原理?(2分)
(2)说出材料2图中甲由 A 地经戴云山、 B 地到黄岗山一线的气温分布特点,并根据材料1的实验,说明A地气温比B地低的原因。
(3)福建省是我国的重点林区之一,森林消防工作已积累了许多经验。结合图乙分析,说出B地一年中森林防火的重点季节及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