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膜的脂类分子是靠什么键聚集在一起形成磷脂双分子层结构的?( )。.
| A.氢键 | B.二硫键 | C.疏水键 | D.离子键 |
下图中甲~丁为某动物(染色体数=2n)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 B.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
| C.丙图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的G1期 | D.丁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
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ZW,♂ZZ)。曾有人发现少数雌火鸡(ZW)的卵细胞未与精子结合,也可以发育成二倍体后代。遗传学家推测,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形成二倍体后代(WW的胚胎不能存活)。若该推测成立,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是
| A.雌∶雄=1∶1 | B.雌∶雄=1∶2 |
| C.雌∶雄=3∶1 | D.雌∶雄=4∶1 |
下图是水生植物黑藻在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t1→t2,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增加,基质中水光解加快、O2释放增多 |
| B.t2→t3,碳反应限制光合作用。若在t2时刻增加光照,光合速率将提高 |
| C.t3→t4,光照强度不变,光合速率的提高是由于光反应速率不变、碳反应速率增强的结果 |
| D.t4后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ADP和Pi含量升高,C3化合物还原后的直接产物含量降低 |
将密闭玻璃罩内的一植株置于室外一昼夜,获得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乙中的b点对应图甲中的B点,此时细胞内的气体交换状态对应图丙中的① |
| B.到达图乙中的d点时,玻璃罩内CO2浓度最高,此时细胞内气体交换状态对应图丙中的③ |
| C.经过这一昼夜之后,植物体的有机物含量会增加 |
| D.图甲中的F点对应图乙中的g点,此时细胞内的气体交换状态对应图丙中的④ |
下图表示甲、乙两种植物的二氧化碳吸收速率和释放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某同学想探究温度对甲植物的影响,应选择M点对应的光照强度,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 |
| B.图中如果M点突然停止光照,短期内叶绿体中三碳酸含量减少,RuBP含量将会增加 |
| C.当平均光照强度在X和Y之间(每日光照12h),植物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的变化是甲增加、乙减少 |
| D.在Y点时,叶绿体中ADP和NADP+不断从类囊体向叶绿体基质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