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某同学根据杂交瘤技术的方法,设计的生产破伤风杆菌抗体的实验方案。据图回答:

(1)该方案能达到预期效果吗?            。原因是
                                              
(2)图中②为        过程,常用            作为诱导剂。该细胞继承了               ,因此不仅能分泌             ,还有          本领。
(3)该方案的目的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动物细胞工程的常用技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请用下列所给生物完成概念图并把图中缺失的箭头补充上。
蓝藻、酵母菌、杨树、乳酸菌

(1分/空,共12分)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小岛上,树木杂草茂盛,树上栖息着小益鸟和猫头鹰,地面上有田鼠、青蛙和蛇,此外还有昆虫、细菌和真菌等。

(1)在该岛生态系统中含有能量最多的生物有________,属于分解者的生物有________。
(2)在图中填出该生态系统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生物名称。
(3)该食物网中有________条捕食食物链,属于初级消费者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食物网中昆虫和小益鸟的种间关系是____ ____。
(5)在这个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此食物网中生物之外,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空,共8分)(实验探究)为研究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某同学按下表所列条件进行了A、B、C和D共4组实验,用1000 mL锥形瓶作为培养器皿,棉塞封口,在25 ℃下静置培养,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定时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根据实验结果绘出的酵母菌种群密度变化曲线图如下,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实验组
A
B
C
D
培养液中葡萄糖质量分数/%
4.0
4.0
0.8
0.8
培养液体积/mL
200
800
200
800

(1)图中曲线①、②和③分别是________组、________组和________组的结果。
(2)B组和A组的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是B组_________________。
(3)D组和B组的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是D组________________。
(4)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直接从静置的培养瓶中取培养原液计数的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束后,用试管刷蘸洗涤剂擦洗血球计数板的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空,共8分)薇甘菊是多年生藤本植物,能攀爬树冠迅速生长,繁殖能力强,植株覆盖密度大。薇甘菊入侵后,以其入侵点为圆心向外扩散,划分出薇甘菊入侵区、群落交错区和本土植物区三类样区。在入侵区,薇甘菊覆盖度大于90%,入侵年龄在5年以上;群落交错区,薇甘菊与当地植物交错分布,薇甘菊覆盖度在10%~30%,入侵年龄在3年左右;本土植物区没有薇甘菊生长,优势种群为本土植物类群,其覆盖度大于80%。下表为不同样区(取土样的数量、体积相同)中小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和类群数统计结果。请分析回答:


线虫
蜱螨目
弹尾目
其他昆虫
或小动物
个体总数
类群数
薇甘菊入侵区
1 890
226
123
48
2 287
15
群落交错区
1 198
132
99
114
1 543
15
本土植物区
1 084
120
143
49
1 376
14
数量总计
4 172
478
365
211
5 206
44


(1)从表中数据可知,在不同样区捕获到的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数量不尽相同,动物个体数量最多的样区是______。薇甘菊入侵后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的________变化影响不大,而对土壤中动物的个体数量变化影响较大。对土壤中线虫等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常釆用______的方法,进行釆集、调查。
(2)在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薇甘菊属于________, 土壤中的小动物属于____________。
(3)薇甘菊与本土植物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入侵5年后,本土植物成片枯萎死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因薇甘菊入侵引起的一些物种取代另一些物种等的一系列变化称________。

(1分/空,共12分)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箭头在图下方的长框中标出神经冲动的传递方向。(画在答题纸上)
(2)突触结构是由图中的________组成的(填序号)。
(3)图中③内含的化学物质称为________(例如),它们通过④的方式为________,该物质将与⑤上的________结合,将引起⑤部位的电位变化为________。
(4) ③内的化学物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会引起突触后膜产生________。
(5)在一个完整的反射弧中,若此图结构数量越多,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相对________,与图中③形成有关的主要细胞器有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