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证实,引发墨西哥和美国猪流感病例的病毒都是A/H1N1型,是一种新型变异病毒,八个基因片段来自不同分支的流感病毒,其中HA、NP和NS基因为古典型北美系猪流感病毒,NA和M基因来自欧亚系猪流感病毒,PB2和PA来自禽H1N1病毒,而PB1基因来自季节性H3N2病毒。但是,具体的序列信息现在还没有公布,还无法判断其跨越人体免疫系统的能力。有专家认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引发人类疫情已有十余年,至今各国所有分离到的病毒均为禽源,未发现禽流感病毒与人流感病毒重组或重配证据。而此次人感染猪流感病毒疫情一经发现即已发生了病毒基因重配。(基因重配是具分段基因组病毒之间核酸片段交换,基因组各片段在子代病毒中随机分配。)但H1N1禽流感与H5N1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这种重配与H5N1的流行关系不大,似乎不应为此过于担心,以免分散研究的重点。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回答:
(1)请分析基因重配后的猪流感病毒与H5N1禽流感病毒的本质区别是 。某人感染猪流感病毒后,医生检查发现该人于体内有相应的抗体出现,但这并不能保证他将来不会再感染。理由是 。
(2)为防治猪流感病毒,科研人员正在努力研制疫苗,研制疫苗的作用理论依据是 ,感染病毒后要通过 共同作用才能彻底清除体内病毒。
(3)我们常见的流感病毒都是RNA病毒,如果让我们对猪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进行探究实验。探究猪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请回答
实验目的:
材料用具:显微注射器,猪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物,猪胚胎干细胞, 。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请预测结果及结论:
(共11分) 如图A、B、C图分别表示三种不同类型的生物细胞,D图表示发生在某生物细胞中的生理活动示意图,请回答:
(1)图A、B中,A具有而B不具有的细胞结构是_ _;B具有而A不具有的细胞器是
和液泡。
(2)A、B、C中,能够发生图D所示生理活动的细胞是图________;图D中,箭头①表示 ________气体在两种细胞器中的出入情况。
(3)A、B、C中,经有丝分裂并分化产生的细胞是图_________,B图所示细胞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三个细胞器的名称)。A、B、C中,所代表的生物是以DNA作遗传物质的是图_______,C图中能够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
(4)图B所示细胞处于______________状态,图B形成的组织是否为很理想的鉴定DNA、RNA分布的实验材料?为什么?_______;。
如图所示的图解表示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a、b、c、d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代表不同的大分子。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是,在动物细胞内,与物质A作用最相近的是。若物质A在动物、植物细胞均可含有,并作为细胞内最理想的储存能量的物质,不仅含能量多而且体积较小,则A是
(2)物质b是,其分子结构的特点是
。
若某种B分子由n个b分子(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m)组成的2条链组成,则该B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
(3)物质c在人体细胞中共有种,分子中不同,决定了c的种类不同
(4)细胞内物质B合成的场所是,物质C分子结构的特异性是由决定的。
回答下列小题。
种群数量变化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①某种昆虫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变化如图。
据图回答:
在温度偏离最适温度或湿度偏离最适湿度条件下,昆虫种群数量会。一个生态因子的变化会影响的作用。昆虫种群数量变化是温度和湿度的结果。
②昆虫种群的大小由种群的决定。
③经调查,第一年此种昆虫种群数量为N。,如果在理想条件下,每年增长率保持不变,且入=1.3,第三年该种群数量为。
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只,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0只,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10只,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N=只。(计算公式:N∶[a]=[b]∶[c])
A.30 B.32 C.64 D.96
(2)要使上面所计算的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相符,理论上在调查期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是。
A.有较多个体迁出调查区 B.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死亡
C.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出生 D.有较多个体迁入调查区
(3)调查甲、乙两草原所捕获鼠的月龄构成如图。据图分析,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型;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型,可以预测,该草原鼠害将会严重,必须作好防治准备工作。
(4)若某种群有成鼠a只(计算时作为亲代),每头雌鼠一生产仔16只,各代雌雄性别比例均为1∶1。子代幼鼠均发育为成鼠,所有个体的繁殖力均相等,从理论上计算,第n代的子代数为只。
A.a×8n-1 B.a×8n+1 C.a×8n D.a×8n-2
种群是构成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1)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有着重要意义。试举一例:
(2)右图是某小组的同学在进行双子叶草本苦荬菜调查时确定的小样之一,圆圈表示个体,请将应该计数的圆圈涂黑。各调查小组对苦荬菜调查的结构统计
组别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株数 |
0 |
2 |
3 |
3 |
4 |
6 |
4 |
2 |
3 |
3 |
(3)上表示该班级10个小组的调查结果。则该块苦荬菜的种群密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