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日地思索‘上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惠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我立即感到自己已得重生,乐园的门大开,让我进入。圣经的一切话语有了新意义。”马丁路德“福音体验”的重大意义在于()
| A.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
| B.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
| C.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
| D.使宗教神权、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遭到沉重打击 |
赫·乔·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这段话最能说明宗教改革的本质是()
|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 B.反君主的民主革命 |
| 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 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
《最后的晚餐》《圣母子》《西斯廷圣母》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绘画作品。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对这三幅作品的评论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都是以宗教为题材的作品 |
| B.都对作品中的神进行了人格化的处理 |
| C.都通过色彩、构图、技艺融入人文主义精神 |
| D.都表达了作者对至高无上的神性的赞美 |
明朝后期的李贽“离经叛道”,自称异端,向正统思想挑战;文艺复兴时期的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二者在本质上都反映了()
| A.资产阶级反封建的要求 |
| B.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腐朽和没落 |
| C.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个性解放的要求 |
| D.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市民对通俗文化的要求 |
苏格拉底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新”的含义是()
| A.开始实事求是说明事物的内在原因和本质 |
| B.把哲学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人类社会上去 |
| C.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
| D.创立了逻辑学,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