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图片中能够反映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是
①中国赴海地维和部队 ②朝核六方会谈 ③上海合作组织 ④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③④ | D.①④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
A.二战后来自苏联的威胁和美国的渗透、控制加剧 |
B.二战后欧洲经济凋敝、政治危机、社会动荡 |
C.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
D.二战后欧洲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开始了一体化的进程 |
下列素材中,不能直接用于探究“冷战局面形成”这一课题的是
A.丘吉尔“铁幕”演说录音 | B.“马歇尔计划”援助状况报告 |
C.“华约”成员国分布示意图 | D.“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文本 |
以下是有关联合国的表述,其中正确的是:
A.安全理事会任何一个理事国均拥有否决权 | B.联合国的决议必需经全体会员国一致通过 |
C.联合国大会有权采取行动以维持国际和平 | D.联合国的成员几乎包括世界上所有的国家 |
20世纪90年代初,两极格局对峙的局面以苏联一极的坍塌而结束。从美苏竞争的结局中,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
A.超级大国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得人心 | B.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 |
C.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经济科技的竞争 | D.单极世界的梦想不符合世界潮流 |
1963年,法国总统戴高乐说:“首先必须要有个欧洲啊!现在对美国来说是很适意的……” 这表明戴高乐意识到
A.必须消除欧洲各国之间的矛盾 | B.必须启动欧洲经济—体化进程 |
C.必须确立法国在欧洲的领导地位 | D.必须抗衡美国,提高欧洲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