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世界某岛屿等高线示意图和甲、乙两地气候资料。读图,回答下题。关于甲、乙两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属于暖温带气候类型 | B.气候特点都是雨热同期 |
C.年降水量甲比乙少 | D.冬季降水量甲比乙多 |
造成甲、乙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甲受寒流影响,乙受暖流影响 |
B.甲终年受西风影响,乙终年受副高影响 |
C.甲海拔比乙低 |
D.甲处于盛行风背风地带,乙处于迎风地带 |
夏至日北京时间12:40,25°N以南的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测得该地太阳与头顶的夹角达到该日的最小值(如下图)。完成下列两题。此时太阳悬挂在该地的天空上()
A.正南 | B.正北 | C.正东 | D.正西 |
该校所在的地理位置是()
A.(125°E,20°N) | B.(110°E,24°N) |
C.(125°E,24°N) | D.(110°E,20°N) |
下图为我国某岛屿平均降水量(毫米)分布图,回答下列小题。据图中的相关信息,可推测该岛年平均气温等值线分布特点是()
A.大致与纬线平行,南高北低 |
B.呈西北东南向,西南高东北低 |
C.呈环状分布,中间低四周高 |
D.与等降水量线一致,南高北低 |
该岛屿建成农业生产基地最重要的有利条件是()
A.气温高,热量条件优越 |
B.靠近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广阔 |
C.地形平坦,土地肥沃 |
D.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
下图为沿某岛屿20o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及两地气候统计图,读后回答下列小题。该岛屿可能是()
A.台湾岛 | B.马达加斯加岛 |
C.加里曼丹岛(印尼) | D.海南岛 |
该岛甲、乙两地()
A.1月降水量最大 | B.2—6月的降水量逐月增加 |
C.7月份气温最低 | D.8—12月气温逐月递减 |
甲地比乙地降水量小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背风地带 | B.海拔较高 |
C.受沿岸寒流影响 | D.距海较远 |
下图为北京市降水量与日照时数统计图,其中日照时数主要与昼夜长短、天气状况、海拔高度等因素有关。读图,回答下列小题北京市2008年降水量与多年平均值相比()
A.4、5月降水偏多,有效缓解旱情 |
B.7月降水少,因受低气压控制 |
C.9月降水多,有利于春小麦的播种 |
D.全年降水量少,属于偏旱年份 |
图中5~6月日照时数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昼变长夜变短 | B.降水量增多 |
C.沙尘暴次数减少 | D.海拔高度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