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沃克环流在大西洋也有存在 |
B.“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相应的沃克环流就会增强 |
C.“拉尼娜”现象发生后,相应的沃克环流就会减弱 |
D.“拉尼娜”造成的自然灾害损失往往要高于“厄尔尼诺” |
图示意某岛屿沿东西方向地形剖面图,表为该岛甲、乙两地1月和7月平均降水状况。完成题。该岛最可能位于
A.地中海 | B.印度洋北部 |
C.太平洋赤道附近 | D.西北大西洋 |
形成甲、乙两地降水特征的主导因素是
①太阳辐射②大气环流③洋流④地形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据此完成题。Q地的海拔可能为
A.90米 | B.230米 |
C.340米 | D.420米 |
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A.260米 | B.310米 |
C.360米 | D.410米 |
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题。图中标示的某种农作物与实际分布明显不符,该农作物是
A.茶叶 | B.甘蔗 | C.棉花 | D.黄麻 |
①②③④四城市中,纺织工业比重较大的两个城市是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图为蒙古国自然带分布图。完成题。据图中信息可判断出该国
A.山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 B.多为内流河,结冰期较长 |
C.植被以亚寒带针叶林为主 | D.年降水总量由南向北递减 |
下列能正确反映乌兰巴托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的是
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题。甲、乙、丙三地的典型植被依次是
A.荒漠、草原、荒漠 | B.森林、草原、荒漠 |
C.森林、高山草甸、荒漠 | D.草原、草原荒漠、荒漠 |
丁地降水量及主要水汽来源组合,正确的是
A.大于300mm;大西洋 | B.大于300mm;印度洋 |
C.小于300mm;北冰洋 | D.小于300mm;印度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