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词,回答21~23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1.对这首词中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风流人物:指英俊、倜傥的文人雅士。故垒:旧时的营垒。
B. 雪:喻浪花。 英发:卓越不凡。
C. 纶巾:古代佩有青丝带的头巾。强虏:劲敌,指曹军。
D. 尊:通“樽”。 酹:这里指洒酒酬月。
22.对这首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先写景,为英雄人物出场作铺垫,布置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时空背景,气魄极大,笔力非凡。
B.“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诗人含蓄曲折地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神往,进而去追寻他们的足迹。
C.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是从肖像仪态上描写诸葛亮装束儒雅,风度翩翩,突现诸葛亮临战潇洒从容,指挥若定。
D.“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作者发出“人间如梦”的感慨,正是内心苦闷和哀伤的外露。然而并未由此而消沉、及时行乐;相反,他以酒祭江,所表达的正是对英雄的缅怀和景仰。
23.这首词把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气势奔放,一泻千里。请概括上下片写法上的不同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简析这首词逐层深入地描写离愁别恨的写作特色。
简析这首词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法描写离愁别恨的写作特色。
结合诗句,联系意象,简析这首词情景交融的写法。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两句为什么会成为千古名句,它们好在哪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三句词写出了“赤壁”的什么特点?它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概括下片中周瑜形象的特点,简析作者描写周瑜的手法,说说作者写周瑜的目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作为一首边塞诗,这首诗所描写的边塞景物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诗歌意象回答。
“不破楼兰终不还”一句,抒发了戍边将士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前三句景物描写对这种情感的表达起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这首词句句写景,无一“情”字,但句句有情,这是什么写法?请指出本诗抒发的情感的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登 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联系全诗,谈谈你对诗歌抒发的沉痛而又复杂的思想感情的理解。
诗结合意象,分析前两联的所描写的景物的特点、景物描写的方法和蕴涵其中的思想感情。
作为格律诗,这首诗在对仗方面有什么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