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研究甲、乙两种生活在不同栖所的哺乳动物,分别强迫灌饮海水1公升后,再分析尿量和其成分,结果如下表。如果将这两种动物放在竹筏上,任其漂流在海上,只供饲料不供水,结果会如何( )
|
海水(ml) |
尿液(ml) |
||||||
|
灌饮 |
氯浓度 |
排出 |
氯浓度 |
||||
甲 |
1000 |
535 |
1350 |
400 |
||||
乙 |
1000 |
535 |
165 |
820
|
如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血糖的平衡可以通过A→C→D→F和H→D→F途径进行调节 |
B.处于炎热环境中可通过A→B途径使散热大于产热 |
C.G过程可表示甲状腺激素对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的影响 |
D.E过程具有使血液中的激素维持在正常的相对稳定水平的作用 |
人体在下列哪些情况下会出现尿量增多的现象( )
①剧烈运动 ②天气转冷 ③患糖尿病 ④静脉点滴生理盐水 ⑤高温下劳动
A.①②③ | B.①④⑤ | C.②③④ | D.③④⑤ |
细胞与细胞之间可以通过信号物质进行信息传递(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当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一定使其兴奋 |
B.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作为信号物质可作用于B细胞,既可以促使其增殖也可促使其分化 |
C.信号物质的受体分布于细胞膜上,体现了细胞膜参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作用 |
D.若信号物质是甲状腺激素,则靶细胞是肌肉细胞、垂体和下丘脑的细胞等 |
某种群中EE、Ee、ee的基因型频率如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繁殖成功率低的个体。则该种群经多代选择后三种基因型频率最可能是( )
关于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错误的说法是( )
A.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进化历程 |
B.消费者的出现不影响生产者的进化 |
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
D.生物的进化与无机环境的变化是相互影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