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哪些不是当今世界经济格局发展变化的趋势
A.世界经济结构呈现多极化 | 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
C.世界经济全球化 | D.自由竞争取代宏观调控 |
1825年,在美国的印第安纳州,英国人欧文建立了一个名为“新和谐公社”的社会组织。这里有工厂、农场和学校,每个成员都参加劳动,人人都享有充分的、平等的民主权利。“新和谐公社”的出现表明
A.资本主义福利制度得到发展 |
B.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建立政权 |
C.马克思主义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
D.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对社会制度的新探索 |
《西方文明史》载:“大约在1660—1789年,西欧智力和文化的历史经历了中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变化。”其
“重大的变化”主要包括
①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②近代科学的诞生与发展
③启蒙运动兴起
④浪漫主义文学兴起与发展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历史学家余英时在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过程中提出了“转石效应”——改革往往牵一
发而动全身,一经发动,便如危崖转石,非达于平地不止,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之后,浪潮就会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依据上述观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引发“转石效应”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 B.辛亥革命 | C.戊戌变法 | D.新文化运动 |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18世纪和19世纪中后期我国所译西书变化图》,从中得出的推断是
①自然科学书籍增长显著
②学习西方成为社会思潮
③维新变法思想兴起
④马克思主义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
A.①③正确,②④不正确 | B.①②③正确,④不正确 |
C.①②④正确,③不正确 | D.①②正确,③④不正确 |
战国时期,在治国方略上主张“名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的著名思想家是
A.孟子 | B.韩非子 | C.墨子 | D.荀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