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所制作的一个实验装置。开始时锥形瓶中装有质量分数为2%的葡萄糖溶液,并在其中加入适量的酵母菌。实验过程中,刻度玻璃管中的有色液滴会向右移动。表中是该同学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液滴右移的距离(单位:cm)。请判断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开始前应对葡萄糖溶液作煮沸处理,以除去氧气和灭菌![]() |
B.表中数据可以表示酵母菌无氧呼吸所产生的CO2的量![]() |
C.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强度越来越大![]() |
D.35℃最有利于酵母菌的无氧呼吸,随着实验的进行,液滴右移的速率越来越大![]() |
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下图的曲线。下列对曲线的分析正确的是
A.A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部位只有线粒体 |
B.BC段较AB段CO2浓度增加减慢,是因为低温使植物呼吸作用减弱 |
C.E F段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
D.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对CO2的吸收量多,光合作用最强 |
人肝细胞合成的糖原储存在细胞内,合成的脂肪不储存在细胞内,而是以VLDL(脂肪与蛋白复合物)形式分泌出细胞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肝细胞内糖原是肝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
B.VLDL以自由扩散方式分泌出细胞外 |
C.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与分解可影响血糖含量 |
D.VLDL的合成与核糖体有关 |
四川南充果农将广柑贮藏于密闭的土窑中,贮藏时间可以达到4~5个月之久;哈尔滨等地利用大窑套小窑的办法,可使黄瓜贮存期达到3个月,这种方法在生物学上称为“自体保藏法”。关于“自体保藏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自体保藏法”是一种简便的果蔬贮藏法,但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
B.“自体保藏法”的原理是依靠果蔬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抑制自身的呼吸作用 |
C.在密闭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越高,贮藏效果越好 |
D.在“自体保藏法”中如能控在室温,则贮藏时间应该会更长 |
下图甲是H2O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改变正确的是( )
A.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 |
B.pH=c时,e点为0 |
C.温度降低时,e点不移,d点右移 |
D.H2O2量增加时,e点上移,d点左移 |
下图表示动物肌肉细胞细胞膜转运部分物质示意图,与图中信息不相符的是( )
A.甲侧为细胞内,乙侧为细胞外 |
B.Na+既可顺浓度梯度运输也可逆浓度梯度运输 |
C.图示中葡萄糖跨膜运输的直接驱动力不是ATP |
D.图示中葡萄糖跨膜运输方式与细胞吸收甘油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