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是天津市五大片新建住宅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经济因素考虑,这五大片安居工程选址的主要原因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些居民区大多房屋建筑面积大,设备齐全,环境条件优越。从社会因素考虑,这五大片安居工程选址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这些安居工程配套建设的还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区的布局与建设。
(4)你认为在这五片居民区当中地价更高一些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试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城市地域结构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我国某区域位置与地形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左图等积温线,≥10℃的积温值太原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石家庄,试从地形角度分析两地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 
(2)判断左图A、B两地的地形区名称。A:______  B:__________
(3)左图区域内最重要的矿产资源目前输出的主要方式是______ 和____  _。
(4)为了确保b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右图中①②③三地根据各自的地形特征采取了相应的治理措施,请对应联线:
①育林、育草护坡
②平整土地,营造护田林网
③打坝拦泥,蓄水固沟

结合下表,回答问题。
三峡工程和阿斯旺工程情况对比表


三峡工程
阿斯旺工程
坝址
水文
条件
年径流量(亿M3)
4510
820
平均含沙量(Kg/M3)
1.2
1.6
年输沙量(亿T)
5.3
1.34
库区水量损失
库内水面蒸发损失很小,出库水量仍约4510亿M3
年蒸发损失约100亿M3,加之用水量增加,出库年水量减为570亿M3
入海水量(亿M3)
建成前
近10000
330
建成后
近10000
60-18
出库泥沙
建库初10年,每年有1/3左右的泥沙下泄,以后下泄泥沙量逐年增多,90年后每年约90%泥沙出库
建库后进入三角洲的泥沙量仅200-500万吨,百年以内泥沙基本淤在水库里

(1)对比长江和尼罗河的资料,试从气候条件和水系条件分析流经三峡工程的年径流量远高于流经阿斯旺工程的年径流量的原因。
①气候条件:三峡工程
阿斯旺工程
②水系条件:三峡工程
阿斯旺工程
(2) 三峡工程在解决库区泥沙淤积方面采取的应对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阿斯旺工程建设的首位目标是______________的需要,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首位目标是__________的需要。
(4)结合图中资料反映的问题,为保证本流域经济持续增长,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请你提出合理的措施。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我国甲、乙两地形区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目前,甲地区国土整治的重点是 ________________;乙地山地丘陵地区国土整治的首要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各区域的有利因素出发,分析两地区分别形成我国重要的优质棉花生产和天然橡胶生产基地的原因。
(3)两地区旅游资源都很丰富,但旅游资源的类型差异很大。你觉得它们各应发展哪些特色旅游?(各举两例以上,合理即可)

下图表示1984~1995年我国流动人口的折线统计图。






(1)从图中看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 。比较之下,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是:
(2)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这一时期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要方向:
(3)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大规模流动人口的主要原因是:

(4)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分别有何影响?


读下面甲乙两图回答:

(1)、图中B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应为区,原因是( 3分)

(2)、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地租因素对区的布局影响较小,对区的影响最大。
(3)、某市M区,靠近市中心(见乙图),属甲图中A区的范围,按城市功能分区的原理,应该开发为商贸区;但市政府却将其建为公众活动绿地。市民有人支持,有人反对。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要求:必先表明“支持”或“反对”;然后用地理的观点阐明自己支持或反对的理由,至少2条以上。)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